疫下十部門聯推『對台11條』

支持台企參與建設大型新基建

2020-05-20

蔡文政

【特訊】針對台商因新冠疫情在大陸經營的困境,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應對疫情統籌做好支持台資企業發展和推進台資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擬定11條具體措施,幫助台企復工復產。這11條措施同時也是先前「對台31條」與「對台26條」措施的實施細項,讓台企參與5G建設等大型新基建,並會對台企全面落實稅賦減免及在金融上強化支持台企。

增資擴產、稅額優惠、共同研發、同等待遇

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會長蔡文政表示,通知出台後,其中支持台企增資擴產、促進台企參與新基建、全面落實稅費減免政策及強化金融支持台企等4條政策,對台企影響層面較大。

在支持台企增資擴產方面,將全面落實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暫不徵收預提所得稅政策規定,支持台資企業以分配利潤進行再投資。在稅費減免方面,將對符合條件的台企按規定免徵或減半徵收社會保險繳費。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可研究減免物業租金、降低生產要素成本、加大企業職工技能培訓補貼等支持台企政策。

在台企參與新基建方面,將支持台企與陸企以共建標準、共同研發、共創品牌、共拓市場等形式,參與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基建的研發、生產和建設。並對從事積體電路、工業軟體高端人才,提供與大陸企業和同胞同等待遇。

支持台企參與更多灣區的建設

台資企業能更多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區域發展戰略和各地自貿試驗區建設。蔡文政表示,台企參與灣區的建設是最合適不過的,台商最早到大陸,第一個落腳點就在廣東,是台資企業投資的熱土,富士康、台灣銀行、中國信託銀行等一批台灣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在此,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台商真正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在這塊寶地上也助力改革開放,雙方均取得豐碩成果。

而粵港澳大灣區比其他區域多了一個獨特優勢,就是一國兩制的優勢,能充當我國跨境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先行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應放在跨境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讓境外現代服務業走進我國支持我國的產業升級;讓我國產業通過服務業更容易走出境外。

更多港澳台地區的青年可在粵發展,尤其港澳台地區有更成熟的服務業,服務行業為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及資訊密集型的產業,是因為產業的國際及國內競爭,為了提升競爭力,進而更細化的工作分工,提升產業的競爭力。這些領域就是現代服務業的基礎,隨著經濟持續發展 現代服務業的種類會越來越多、形態會越來越多變,但都有相同的共通點,增加消費者效用、提升企業效率。所以在沒有固定的產業形態下,發展相關產業政府應打做更開放的社會及產業環境,營造更高的競爭意識,通過不同地區的文化交流,由人心開始推動產業發展。

蔡文政表示,隨著澳台的良好關係,透過澳門的平台可以可以把政策更進一步推廣,建立一個更好的資訊平台,讓更多台灣青年到來一起共同發展。

疫情防控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強大力量,這些是兩岸同胞共同精神財富和物質力量,在兩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必然會用最快的速度恢復經濟,令人民生活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