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後勁支撐短期波動無礙中國經濟平穩運行

2019-05-16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王恩博)4月份中國宏觀經濟指標15日發佈。有專家指出,在充足後勁支撐下,短期波動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中國官方15日公佈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服務業生產指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同比增速均較上月出現一定回落。

對此,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部分指標的確在三四月份之間有所波動,但實際上月度間短期波動一直客觀存在。『我們判斷經濟形勢不僅要看相鄰兩個月之間波動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判斷趨勢。』

例如,拉長時間線後看,中國生產需求總體表現依然平穩。1-4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為7.4%,與一季度持平,說明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與上年全年持平。

作為當前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頭號動力,今年來消費數據亦表現穩定。據介紹,1-4月份,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其中4月份增長7.2%,較上月有所回落,這主要受節假日移動因素影響。扣除該因素後,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約為8.7%,與3月份持平。

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亦指出,由於3月份經濟數據表現遠超預期,4月份數據回落有季節性因素和月度波動因素存在,不能用一個月的數據判斷中國整體經濟形勢。在他看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後勁是充足的。』

從供給側來看,中國技術能力不斷提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為經濟保持較好增長態勢提供了強勁動力。據統計,4月份,中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8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7.1%和16.6%。

劉愛華指出,從2015年底開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起到了提高供給質量和水平的正向作用。在供給領域發生的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將為未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不斷的動力。

在需求側方面,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亦遠未見頂。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說,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並且已轉向消費需求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階段,最終消費在GDP中的比重和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遠遠超過投資,『這是非常穩健的』。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則提及消費昇級重心下沉帶來的積極變化。他表示,在收入公平性改善、優質供給擴張助力下,中國消費昇級有望向更廣泛、更基層居民群體延展,高性價比中檔品牌將步入快速增長軌道,一二線之外的城市和農村消費提速,零售企業有望獲得更充裕的發展空間。

此外,充足政策空間和明確的發展方向,將為中國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劉愛華指出,目前中國通脹水平和財政赤字率均比較低,外匯儲備較充足,從這些方面看,宏觀政策操作空間還比較大,政策工具豐富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