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10623號
2011年06月23日
星期四
中央耳提面命促多元 特區產業卻愈走愈單一
2011-06-23
但凡京官來澳作「指導性」發言,就必定提到澳門要推動產業多元化的問題,因為特區政府在這方面實在交不出功課。多年來,中央政府各級官員耳提面命,但特區政府一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產業不獨不趨向多元,而且還愈趨單一和依賴於博彩業。而且基於這種依賴心態下,甚至連控煙這類涉及國際公約責任的履行,特區政府也要憂慮會傷害博彩業的經營,而寧肯犧牲澳門居民的健康及國際公約的基本要求,在控煙問題上節節退讓,以確保博彩業壟斷性的地位。 不斷耳提面命 產業發展要多元 對這個問題,胡錦濤來到澳門要講,溫家寶來到要講,連王光亞來到也依樣劃葫蘆又再提點。京官如是,地方官也如是,今年四月中,粵澳物流合作洽談會在本澳舉行。粵方一名官員在會上指出,物流業是粵澳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兩地要進一步加強合作,落實《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內容,實現通關便利等措施,讓物流業成本下降。該名官員又相信,未來粵澳兩地合作空間及領域都非常廣闊,有望將珠三角地區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物流中心。只是, 內地官員如此說,本地官員又如何看呢?很遺憾,還是耳邊風。 常言道,「窮則變,變則通」,就是說,當你沒路可走之時,就會殫精竭慮以求變找尋出路,才會有「變則通」的機會。可是,特區政府這十一年來可說是順風順水,內地自由行的源源不絕,相信即使由司馬衷來當政,也大可安枕無憂。正是在這樣的順境之中,藉博彩業的高速發展,其稅收如泉湧式的增長,令特區政府忘乎所以,不「窮」又何需變呢?於是,曾在特區政府產業多元化計劃中一個最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便胎死腹中。 不「窮」何需變 物流業發展半死不活 作為主管經濟領域的譚伯源司長,曾多次在立法會上就利用本澳自由港的優勢發展物流業多次侃侃而談,展示本澳物流業發展之宏圖,發下推動物流業的宏願。確實,澳門作為一個低稅率的自由港,物流業應是其中一個有潛質發展的產業,而特區政府亦曾一度視物流業為澳門其中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此既配合澳門的經濟發展需要,亦符合中央政府對澳門產業多元化的期待。只是,要推動物流業,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硬件就是一個足夠規模的物流倉。但特區十一年來,連一個起碼的足夠規模的物流倉也建不起來。令業界要將物流貨品分散儲存於全澳各處的臨時物流倉,增加了經營成本,亦令行業的發展受到極大的局限。零六年,政府批出路氹城一幅兩萬多平方米的土地指定興建物流中心,只是數年過去,物流倉用地仍在養草。執政者眼中看到博彩業的高速發展便對本澳其他產業的推進發展有所鬆懈。因此,發展物流業雖仍是政府每年施政方針中的一個點綴品,但卻寸步難行。對此,本人曾向政府追問有關物流倉建造的進展,尤其那幅零六年已批出專用作建物流倉的土地去向。 「市場特點」和「客觀條件因素」已變?物流發展不再? 政府在上月底就我的質詢作了回覆,不過巧妙的是有關回覆不是由主管經濟的譚司長,而是由交通事務局回覆。各位可以想像,層次大幅度下降。回覆中雖然仍堅持物流業的發展是作為未來產業多元化的重要一環,但卻認為推動某一產業發展,「不單考慮如何從公共政策層面予以支持,還針對目前物流業的市場特點和客觀條件因素開展研究。」只是一個在多年前已確定作為發展目標的產業,到多年後還躊躇研究甚麼呢?還要研究到甚麼時候呢?而在特區政府眼中,當前物流業的「市場特點」和「客觀條件因素」又是甚麼呢? 在汪雲遵特首的指示所作的回覆中提到:「區域合作也為澳門發展帶來巨大機遇,為了加強澳門與周邊地區的融合,政府已與粵港兩地共同編制了《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題研究》、《環珠江口灣區宜居區域建設重點行動計劃》和《粵港澳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其中《粵港澳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就三地的跨界交通方面提出了深入的探討,相信透過完善的區域交通規劃,將有助三地物流業的互補合作。此外,《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對完善物流業合作機制,支持澳門企業到廣東開展港口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信息化建設等投資合作,亦提供了機遇。」 仔細看清楚了嗎?這段重要,充分反映了特區政府眼中物流業的發展路向,所以筆者不辭作文抄公一字不漏地搬過來。原來在特區政府眼中,目前物流業的「客觀條件因素」就是跨域合作,而「市場特點」就是透過粵澳合作將物流業移到內地。
中央給政策志在促多元 澳門政府逆用政策愈用愈單一 中央政府為澳門單一依賴博彩業而憂心忡忡,除了不厭其煩地提點澳門特區需要產業多元化之外,還不斷實質地給政策,你澳門土地資源不足,中央就推動橫琴的開發要配合澳門特區,力促透過更大的土地空間來推動澳門的產業多元化;也透過推動粵澳合作來為澳門的產業多元化提供後勤支援。可是,這些苦心落到特區政府的施政層面上完全無效。因為這種粵澳合作,在特區政府的解讀成將澳門有潛質發展的產業移走。物流如是,老人院舍、弱能人士院舍如是,就是要千方百計移到內地,以騰出更多土地來發展旅遊娛樂(又是賭場酒店)設施,令澳門的經濟更單一。真是諷剌! 若認為澳門作為低稅率的自由港,發展物流業有優勢;若認為老人、弱能人士的院舍服務有助澳門發展社會服務的產業,我們有甚麼理由要借助國家提供政策將其推走。中央所提供的種種政策和條件,是讓澳門特區在產業多元化推動上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優越的條件,而非藉此政策讓澳門的產業結構更趨單一。 筆者認為,也許是無心,特區政府似乎並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甚麼。但更因無心(沒有花心思去思考澳門的發展路向)更突顯特區的施政是有如盲頭烏蠅般沒有方向。作為一個有極大自治權力的特別行政區,總不能要中央政府事事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吧? 澳門政府這個「小孩子」何時才能成為「大人」? 立法議員 區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