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網之災

2011-04-18

「無得上Facebook、無得上YouTube,甚至無得上互聯網,你可以嗎?」由學生拍攝的《無網之災》專輯中,紀錄三位澳門大學的學生,於沒有網絡的世界生活一天的情況。 短片中,參與實驗的周同學原本計劃在家裡就能輕易打發這一天,但百無聊賴了半天就發覺不行,決定獻出升上大學後的第一次,到圖書館找撰寫報告的教科書資料,卻發現慣常使用的查書系統,屬內聯網而不能使用,需要「手動」查找資料。 最終花了一個多小時在書海中,卻是無所斬獲,選擇向實驗「投降」,解禁上網,結果一─搜尋不消十秒,就找到他想要的材料。他驚覺自己十分依賴互聯網,沒有互聯網,自己連找資料也不懂得。 而原本好有信心能順利完成這一天的孫同學,雖準備了NDSL和MP3度過上學日,但依然覺得「好辛苦」、「好難熬」,並發現忽略了的家人和寵物的相處時間,「偶然間有一天不上網,我覺得也是不錯的」。 這個題材原來也是來自互聯網的,編輯江珮芝就是在上網時,發現一個斷絕媒體廿四小時的全球性實驗,以此借鏡構思,發現周邊的人許多時刻都在上網,包括她自己,逐決定拍相關實驗的影片,探討若沒有網路這種新媒體,人們還可否生活如常。 江珮芝說,拍圖書館的一幕印象較深刻,簡單如一個查書動作,也需要透過新媒體去完成,值得反思,「我們一路拍,就一路發現,原來那裡都有,你是給網絡包圍住你的生活。」江認為,使用新媒體是好的,但使用的同時,也要學識如何去取得平衡。  

互聯網──生活必需 出席該短片放映會的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蘇鑰機指出,互聯網是一集可學習、工作、消閒的媒介,它的流行,一方面是其方便性,另一方面是因為包含了不同性質的功能在裡面,如獲取資訊和消磨時間,這就與報紙功能最為相似。 互聯網的影響尤對大學生是非常大的,據他在港做的研究顯示,大學生平均每天用在媒介上的時間有十三小時,當中上網的為四小時,花在Facebook等社交網站就佔去二個多小時,收發電郵也有四十五分鐘,故互聯網的好壞,需要使用者自己去區分。 易研網絡研究總監張榮顯表示,互聯網正是這一代人生活裡必不可少,一如食飯、飲水、呼吸空氣一樣,是每日的必需的,而當一件事變成生活一部份時是不會分開的,只是我們分不清「網上」與「網下」生活界線而已。 他相信,不會有「無網之災」,因為互聯網已經無處不在,現時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學習,工作,消閒,交友等,許多都是透過互聯網進行,當然,人們應善用、利用它,能好好地管理它,而不是被新媒體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