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 傳播周 因為我是一個記者

2011-04-18

一名男子每日在議事亭前地站立,默不作聲,路人或是不理會,或是定性他是「瘋子」;他要懲罰自己對就讀中學的弟弟長期的忽略和無情的斥責,致令受到校園欺凌的弟弟跳樓身亡。一名工作多年、自以為見盡社情的記者,同樣對女朋友關顧不足,他正申請轉職到政府部門,因為已找不到「留下來」的理由。 「瘋子」和記者兩人正是澳門大學「二O一一傳播周」學生原創劇情片「你聽得到」的主要角色。 有一天,該記者按上司指示前往議事亭採訪「瘋子」,第一句便問:「為何你要站在這裡?」然而,他得不到自以為「有用的」答案便離開了。在另一次偶然的相遇後,記者決定發掘「瘋子」的過去;在「你聽得到」的最後一幕,「瘋子」問記者:「為何你要站在這裡?」得到的答案是「因為我是一個記者」。 「那位記者最終找到留下來的理由。」導演陳雅莉希望這齣電影引發多年從事新聞工作的前輩反思:為何要做一個記者。「新聞工作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吃力不討好,很辛苦,入息不高,…… 做記者的人都很有正義感,覺得要伸張正義,要報道,要為市民發聲,但是,單靠這些感覺是不足夠的,不能堅持很久。」 「你聽得到」的其中一幕是記者、攝影師、司機坐在停泊路邊的採訪車旁,進食叉燒飯盒。他們的話題圍繞記者會否轉職到政府部門,不用再「踎街食飯盒」。陳雅莉表示,叉燒飯盒喻意新聞工作,記者往往會自問,是否仍要繼續辛苦下去?尤其有更好的轉職機會時,更是難以取捨。 劇中自殺學生的老師不滿記者報道失實,創作人似乎要探討相關議題,但情節卻不多。陳雅莉表示,由於影片只有三十分鐘,在「忽略他人」、「新聞操守」、「記者的心」之間,他們選擇以「記者的心」為主,其他為副。她相信,如果記者很有心投入工作,總會小心求證事實,可以避免報道失誤。 電影在議事亭前地拍攝的原因之一,是那裡常有一個骯髒並發出異味的老伯伯,另有一個常穿紅衣的示威者。陳雅莉表示,社會有很多被忽略的人,市民大多是充耳不聞的,不會主動認識他們。她認為,記者有別於一般路人,常要懷著好奇心,探尋很多被遺忘者背後的故事,並且報道出來。 上週一出席「你聽得到」首映禮的記者覺得電影情節似曾相識,相信製作團隊的資料搜集相當充足。副導演兼編劇吳冬菲表示,他們曾訪問多名本澳的記者,聆聽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的工作細節。她在首映禮後表示,最終在大屏幕觀賞有份製作的電影,覺得很開心和滿足,感到自己更熱愛電影。 「你聽得到」的鏡頭運用在不少觀眾的腦海留下深刻印象,攝影師何飛入讀澳門大學前任職廣告公司,多年來累積拍攝紀錄片、新聞片和劇情片的經驗。他表示,影片製作是難以一人進行的,靠的是團隊的工作。來到大學後,可以在同一課程內認識有同一興趣和理想的同學,令原本留在腦內的意念可以實現出來。 首次執導的陳雅莉表示,她和何飛在澳大修讀「影視劇本創作」課時認識了一位導師,藉此有機會到北京實習拍攝電影近一個月,獲益甚多。她認為,入讀澳門大學是第一步,老師的教導也是基本的,由於大學生活也相當自由,實可花更多時間發展自己感興趣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