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403號
2017年04月03日
星期一
偉龍地段可否不建公屋
2017-04-03
【本報訊】偉龍馬路附近既有國際機場,也有垃圾焚化爐。偉龍馬路的地段確是原訂興建豪宅,然而,豪宅可採用雙層隔音玻璃等建築用料,住戶也可長時間使用空調,先天和後天都有優勢,公屋的建築用料和居民能力可否如同豪宅的?
都市更新委員會委員黃承發認同,若在偉龍馬路興建公屋的話,其用料應高於一般的公屋,從而克服周邊滋擾對居民的影響。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則提醒,經屋售價將可能隨著用料質素的提高而上調,購買者能否負擔也是一個要考慮的問題。
黃承發認為,在決定興建公屋前,應該專業評估是否適宜,要考量國際的標準和本澳的實際情況。有傳媒詢問,國際有否個案是民居接近機場、焚化爐?黃承發表示,香港舊機場 (啟德機場) 可作為特區政府的參考。並認為,既然那地段原定興建豪宅,反映那裡具備生活條件。
「政府應要重新考慮。不是每一處地方都適宜興建經屋或社屋。」葛萬金提出,政府能否考慮其他方案,例如,在偉龍馬路的地段建設公園、展覽館等。並提出,政府持續收回大批閒置土地,為何不用它們來興建公屋呢?那批閒置地又有何規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