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058號

2019年02月11日

星期一

廚餘用途

2019-02-11

澳門日均廚餘量達四百至五百噸(網上圖片)

廚餘含有機成份,經處理後可以成為飼料用途,用於豬隻餵飼的濕飼料,乾燥後可用於餵食雞鴨、魚類乾飼料。與豬、牛等禽畜糞便混合,可以製作堆肥。除此,可以利用微生物分解進行厭氧醱酵,轉換為沼氣再生能源,或製作為清潔用品。家居亦可以將之再造肥料。

甚麼是廚餘

廚餘泛指丟棄了的食物,廚餘可分為「可避免的廚餘」、「或可避免的廚餘」和「不可避免的廚餘」三大類。「可避免的廚餘」是指可以食用但被棄置的食物,例如剩菜、不新鮮或外觀不漂亮的食物;「或可避免的廚餘」是指只有部份人選擇食用的食物 ,例如麵包皮、薯仔皮、部份生果的果皮,如蘋果皮。「不可避免的廚餘」是指不適合食用的食物 ,例如骨頭、蛋殼、菠蘿皮等。日常產生的廚餘中,大部份屬前兩者,是可以食用,只是被浪費或未被利用。例如蘋果可連皮食,薯仔和紅蘿蔔等在煮食前清洗乾浄再連果皮烹煮,橙皮、檸檬皮清洗乾淨可以製成果醬。蛋殼亦可以直接放入盆裁作肥料,為家居植物提供養份。

廚餘的根源在於人的浪費

食物在生長、種植、加工、運送、存放等過程中,都會耗用到大量自然資源,(包括土地、水、能源等)。而廚餘在堆填區分解過程中,會釋放出甲烷,甲烷的暖化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一倍,大量釋出會和過度的資源消耗,都會加劇全球暖化及氣候變化,到頭來都是人類自食苦果。

有統計指出,廚餘中,有七成是來自於家居廚餘,部份被丟棄的食物,有時是買太多,食唔晒、食唔切、貯存不當導致變壞等。市民可以改變消費習慣,不要被減價而買過量食物,若預先包裝可存放食物,例如罐頭、即食面等,可以捐給食物銀行,轉贈予有需要人士。有接近三成的廚餘來自工業及商業,工商業的廚餘中有接近一半來自飲宴,自助餐,部份食物因外觀不漂亮、不夠標準,而在未進入消費市場前已被廠商棄置,造成浪費。故此,市民惜食、將食剩的餸菜留下一餐,都有助減低廚餘量,一起愛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