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力促修緊本澳空氣污染指標

2019-01-17

張淑玲

【特訊】近日本澳空氣質量較差,氣象局更發出預警呼籲特定人士避免進行戶外活動,群力智庫副理事長張淑玲認為,近年本澳空氣質量漸差,且有日趨嚴重的態勢,惟現時本澳無論在空氣質量標準、監測、改善措施等方面都有頗多不足,無法真實反映出空氣污染對居民的實際影響,她建議環保部門應及時修緊空氣污染指標,為所有污染物訂立最嚴謹標準,同時應與鄰近地區做好聯防聯治,制訂空氣質素指引,以保障本澳居民的健康。

空污對健康風險不容忽視

張淑玲指出,空氣污染與本澳居民的身體健康有着直接的關係,據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顯示,PM2.5(暴露在空氣中的微細懸浮粒子)污染物的增加,會對人體的心肺功能、腦退化速度等造成影響,若心臟病患者長期生活在受污染的空氣下,則會加重病情,由此可見,空氣污染對人類構成的健康風險不容忽視。然而,現時本澳的空氣質量標準與世界標準嚴重脫節,以PM2.5為例,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低於10微克/立方米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而根據澳門標準,則是在24小時內平均濃度低於35微克/立方米的空氣質量仍屬於良好,且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與國際標準有相當大的一段差距,不利於居民用作判斷是否適合進行戶外活動。

現有空氣監測站選址不佳

除此之外,張淑玲續指,現時本澳的空氣監測站選址不佳,如澳北電站的空氣相較其他住宅區好,與路邊、高密度住宅區仍有一定的距離,質疑相關選址未必能真實反映、監測出本澳的實際空氣污染狀況,她認為政府有必要正視相關問題,建議當局應檢討現時的空氣監測站的選址是否恰當,把不具代表性的空氣監測站遷移至合適的位置,同時應依照國際訂定的標準,儘早修緊空氣質素指標,為所有污染物訂立最嚴謹標準,長遠亦應該在未來的環境保護十年規劃中,加入制訂減排政策措施、實施時間表、增大綠化面積等項目,以便有效處理污染源頭,提升空氣質素,及早改善本澳日益惡化的空氣污染。

倡學校醫院等地建通報機制

另一方面,張淑玲亦建議政府應該增加本澳居民關於空氣質素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認識,並加強與衛生及教育部門的協調,建立與托兒所、辦學機構、醫院、長者中心等的通報機制,同時配合政府所制訂的在不同空氣質素下的戶外活動應對指引,減少高危人士暴露在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戶外風險中,以保障本澳居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