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發布養老服務現狀需求調查

2025-11-18

工聯與聖大發布《養老服務現狀需求調查》報告。

【本報訊】工聯、聚賢同心協會與聖若瑟大學澳門社會發展觀察中心發表《二○二五年澳門養老服務現狀需求調查》,並建議政府多維度舉措緩解長者生活壓力,完善社區養老服務資源佈局。

調查共收回約八百份來自五十歲以上居民有效問卷,結果顯示,約八成受訪者將養老金列為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近五成也依靠敬老金。受訪者關注居家養老服務依次為醫療、生活照料、緊急支援和生活護理等。身體機能衰退及照顧資源不足是促使他們選擇居家養老服務的核心因素。

出席發布會的七十多歲李婆婆雖也有參與社服機構的興趣班課程,但不清楚有居家養老服務事宜,現時養老金都用於就醫和生活,亦難有額外金錢負擔相關上門服務。租屋獨居的她由於以往曾享受過公屋政策而未能申請入住社屋,最期望政府可放寬相關門檻。

同樣七十多歲、丈夫已入住院舍的杜婆婆自言感謝政府和社服機構的關心支援,坦言養老金等能提升就最好,畢竟物價持續上升。她希望前往山頂醫院和協和醫院的交通更便捷,增加相關巴士路線與班次。

工聯副會長兼聚賢同心協會副會長林倫偉說,為減輕長者生活成本、提升幸福感,建議需多方協同採取措施,如構建長者消費物價指數,依據物價波動及時調整福利給付;完善醫保政策,提高報銷比例;整合醫療、護理、文娛等資源提供一站式服務,落實十五至廿分鐘社區長者服務圈;在中南區、氹仔路環新建擴建日間照料中心、康復站點和長者飯堂等設施等。

工聯社會服務機構管理部長者服務總監劉詠詩則倡優適度增加長者公寓供應量,並鼓勵物管公司提供送餐、打掃、代購代繳等多元化服務,解決長者日常生活難題。

松柏之家老人中心主任馬韻妮也謂,部分長者對居家養老服務不瞭解,籲加強組織合作導入至長者的日常活動和醫療服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