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39號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聚焦慢性病防控共建健康社區
2025-11-17
【特訊】為進一步完善社區醫療衛生體系,推動居民健康觀念轉變,日前北區社區衛生委員會於衛生局黑沙環衛生中心舉行聯合會議,黑沙環、筷子基及青洲等北區社團代表、社區衛生委員會委員及社區夥伴,共同探討慢性病管理與優化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等議題,以凝聚共識推動衛生資源下沉至社區,逾100人出席了是次會議。
會議上,衛生局羅奕龍局長指出在健康促進方面,透過跨部門合作推出“健康社區”計劃,設立健康社區諮詢站及快閃站等,累計參與居民超過9萬人次,有效將健康宣傳教育工作深入社區;慢性病防控體系建設方面,設立146個自助檢測站分佈在社區中,推行“慢性病篩查計劃”及“慢性病管理計劃”構建堅實的防控網絡。期望在2030年前,攜手各界專業力量和社會網絡,共同延緩慢性病“發病率”上升的趨勢,提升全民慢性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有效降低慢性病出現嚴重併發症(如:心腦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共同建設“幸福澳門”,並為加快“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澳門力量。
社區醫療衛生廳王燕廳長匯報了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情況,指出目前透過構建慢性病管理質量指標體系,已成功提升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治療率和控制率。為進一步落實“資源下沉、關口前移”的部署,衛生局於11月1日正式啟動“慢性病管理計劃”,依托非牟利機構的社區網絡,將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分流至社區門診協同管理,推進“醫防融合”。該計劃引進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研究所“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創新模式,結合智慧醫療資訊平台與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實現對慢性病優質管理與高效防控。
與會者積極建言,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健康教育方面,整合有關健康教育的教材和導師資源,通過社團層面的有效溝通平台,建立跨機構的協調機制。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建議進一步平衡公營、私營及非牟利醫療機構之間的發展,以促進三方協作並滿足居民與業界的雙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