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青局: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2025-11-04

【本報訊】教青局表示,研究結果顯示,本澳非高等教育系統獲國際組織機構認定為持續優質且公平。該局通過推動課程改革,以及實施《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等,促進學校優化課程、教學及評核;落實以多元、形成性評核為主,減輕學生參與總結性評核時的學習負擔。

本報昨日報道「教青局回覆議員倡研學生春秋假可行性」,議員謝誓宏除了詢問「春秋假」的問題外,也提出:政府近年已為學生「減負」推出多項措施,例如課程調整、校本活動及心理健康支援等。請問當局如何評估這些措施的成效,未來會否在假期制度方面進一步配合,以鞏固「減負」的效果?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回覆時提及,特區政府重視學校教育的品質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通過參與「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和「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等國際性的評估研究計劃,持續蒐集包括學生學習表現、學習壓力等情況。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本澳非高等教育系統獲國際組織機構認定為持續優質且公平。

龔志明續指出,教青局通過推動課程改革,以及實施《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等,促進學校優化課程、教學及評核;落實以多元、形成性評核為主,減輕學生參與總結性評核時的學習負擔。目前,全澳學校已設有統籌和協調功課及評核的機制,教青局會繼續支援學校,關注學校教學領導機關的統籌協調功課和評核功能,以及功課和評核的設計、佈置及總量控制等情況。近年,教青局亦推出「智慧教學先導計劃」,支援學校運用科技提升教學效能,實現個性化、精準化的教與學。

龔志明又表示,教青局十分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持續審視學生的需要優化學生輔導團隊建設,以加強對學生的支援。今個學年已增加超過二十名學生輔導員,輔導團隊規模超過四百一十人。考慮到學生及青年日常慣常使用的溝通渠道,教青局下沉輔導服務資源,新推出廿四小時學生輔導熱線及網上諮詢平台,讓學生及青年在無需透露個人資料的情況下與專業輔導員分享個人感受,配合一系列與身心健康相關的預防與支援工作,線上及線下多方位關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