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26號
2025年11月01日
星期六
特朗普突重啟核試驗 威脅還是動真格?
2025-11-01
【香港中通社10月31日電】APEC會議期間,美國總統特朗普30日突然在社交平台宣布,已下令美軍立即重啟中斷33年的核試驗。此舉引發全球關注,特朗普是照例威脅還是動真格?會否引發全球核軍備競賽?
特朗普在“真實社交”平台發文聲稱,美國擁有全球最大核武庫,俄羅斯位居第二,中國位居第三,但五年內將迎頭趕上。他稱,此舉是為應對別國核試驗,已指示戰爭部開始同等規模的核武器試驗。
美國副總統萬斯隨後接受採訪補充稱,美方重啟核試驗是為確保核武庫能正常運作。
特朗普此舉很快遭到美媒批評,稱其勾起了人們對冷戰最黑暗時期的回憶。冷戰期間美蘇頻繁試驗新武器,直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各國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主張通過切斷新的核試驗以阻止軍備競賽的惡性循環。美國上一次核試驗是在1992年。
美國國會反應不一。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科頓稱,核試驗將使美國能够測試舊型號和最新武器,特朗普此舉是對中俄“威脅”的回應。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與軍事委員會成員沙欣表示,特朗普此舉危險且魯莽,核試驗曾給美國民眾和環境造成危害性後果。
軍事專家宋忠平31日向香港中通社表示,特朗普擔憂中俄核力量增強。俄羅斯近期新武器實驗動作頻繁,已成功試驗“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并首次用“起動發動機”從潛艇上射出“波塞冬”無人潛航器,此外還有新型洲際彈道導彈“薩爾馬特”,讓特朗普產生危機感。美國在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運載工具方面確實已落後於俄羅斯。
不過,宋忠平分析,特朗普更可能啟動核運載工具實驗,而非測試核彈頭的核爆實驗,包括大力研發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及其他可攜載核武器的導彈。俄羅斯近期一系列實驗也僅屬於核運載工具實驗。料特朗普政府不會率先打破禁忌、違反條約開展幾十萬噸、百萬噸、千萬噸級的核爆大氣層和地下核試驗,因為這意味著,特朗普政府也將承受國內兩黨及民眾的極大壓力。
對於特朗普此舉,中俄各自作出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30日表示,中方希望美方切實遵守《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義務和暫停核試驗的承諾,以實際行動維護國際核裁軍與核不擴散體系,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若有國家違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俄羅斯將採取相應行動。
宋忠平指出,核運載工具實驗不在《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範圍內,因此中方的反對更多指向核爆實驗。但不論特朗普實驗哪一種,均會引發全球核軍備競賽,促使中、俄、英、法等擁核國家加大研發,在核運載工具上比拼打擊能力、距離、精准度、突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