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辦:兩岸統一才能永保台灣太平

2025-10-30

【香港中通社10月29日電】10月29日上午,中國國務院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任發言人彭慶恩首次亮相並主持發布會。在回應賴清德有關言論時,彭慶恩表示,“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兩岸統一才能永保台灣太平。

有記者問,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80周年紀念日。賴清德在當天稱“和平一定要靠實力,一紙協議無法獲得真正的和平”。 對此有何評論?彭慶恩答問時作上述回應。他指出,賴清德此番言行不僅暴露其對歷史的不知敬畏,背叛民族的醜行,更暴露其妄圖“以武拒統”、“以武謀獨”的不自量力。

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作出決定,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彭慶恩就此指出,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很多致力於國家統一事業的台灣各界代表人士多次提議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並在國家層面舉行紀念活動。黨中央對此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決策,全國人大常委會嚴格履行法定程序,審議通過相關決定。

彭慶恩強調,在台灣光復80周年之際以國家名義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充分順應人民意願和體現國家意志,彰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宣示了全國各族人民反對“台獨”分裂、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堅強決心,體現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普遍共識,必將引領兩岸同胞傳承、弘揚愛國主義傳統和偉大抗戰精神、偉大民族精神,激勵全體中華兒女為祖國統一、民族復興團結奮鬥。

有輿論注意到,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中強調“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沒有提“和平統一”。

對此,彭慶恩表示,大陸對台大政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大陸方面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和平統一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相向而行。希望廣大台灣同胞與大陸方面一道,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堅定不移推進國家統一大業,攜手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榮光。

另有記者提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發表講話表示,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對兩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和平統一後,台灣有七個“更好”。請問如何闡釋解讀?

彭慶恩答問表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和平統一將給台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巨大機遇,將給廣大台灣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大陸人口多,市場廣,產業強,完全容得下來自台灣的商品和企業。立足大陸超大市場和規模經濟優勢,結合自身科技特色和人才優勢,台灣經濟發展將煥發新的活力。兩岸實現互聯互通、應通盡通,台灣的能源資源保障將得到增強,基礎設施建設將得到發展。兩岸實現公共服務和公共資源共享,將為台灣同胞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果。在中華文化的傳承和滋養中,台灣同胞的創造力將得到充分激發,精神文化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有強大國家做後盾,台灣的安全和發展利益將得到充分保障,台灣同胞在國際上腰杆會更硬、底氣會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