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導致國際金價大跌

2025-10-23

【香港中通社10月22日電】國際黃金與白銀價格10月22日早盤延續前一日的拋售潮,現貨金一度下跌3%至每盎司約4000美元,現貨銀亦小幅走低。此前一日(21日),金價曾暴跌6.3%,創逾12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白銀盤中跌幅更達8.7%。

此輪下跌的核心動因是“超買回調”。技術指標顯示,黃金與白銀此前的飆升已進入超買區間。盛寶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查納納指出,除技術面因素外,印度排燈節後實物需求轉弱、美元階段性走強,叠加投資者“落袋為安”情緒集中釋放,共同推動價格回落。

回顧此輪漲勢,黃金過去九周連漲不止,今年累計漲幅超57%,白銀亦跟隨飆升。支撐因素包括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交易所買盤湧入,以及地緣政治緊張、貿易不確定性升溫帶來的避險需求。8月下旬起,金價從3300美元附近一路衝至4381美元的歷史新高,短期漲幅過大導致獲利盤累積。

花旗集團下調黃金“增持”評級,認為短期金價將在4000美元附近盤整,因“已超前反映去美元化故事”。但該行強調,央行分散儲備、減少美元依賴的長期邏輯未變。

瑞士寶盛集團則指出,此輪拋售無明確突發利空,更多是“漲勢過猛後的自然降溫”。他認為,黃金基本面依然穩健,短期盤整概率遠高於長期回調。

新加坡華僑銀行更樂觀,將金價12個月目標價從4100美元上調至4600美元。該行投資策略常務董事華素梅農表示,儘管美元及美債收益率平穩,黃金仍因“法定貨幣信心下降”將會持續上漲:對發達市場財政風險的擔憂、債務過剩及央行購金潮等,仍是中期支撐。他建議投資者“逢低分批建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