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15號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AI+汽車』帶來產業新格局
2025-10-20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 劉育英)全球汽車產業正經歷著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深刻變革。從本周北京舉行的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可以看到,“AI+汽車”正加速駛來,智能化浪潮正重塑行業格局。
從硬件主導到軟件定義,汽車的價值鏈在發生改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亦功表示,隨著大模型技術的崛起,軟件定義汽車價值的趨勢凸顯,訂閱服務、數據變現、個性化服務等成為汽車產品新的價值增量。他指出,預計到2030年,汽車產品的價值占比將呈現硬件占40%、軟件占40%、內容服務占20%的格局。
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表示,汽車行業正快速步入AI深度探索的時代,加速“AI+汽車”向“移動智能體”進化。智能化技術催生的主動安全像一位“隱形衛士”,有效解決了傳統汽車在安全性方面的諸多難題。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認為,AI技術正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架構從“單車智能”向“群智協作”升級。隨著具身智能、世界模型等前沿方向不斷突破,AI能够實現人、車、路等元素的實時、精準映射,構建1:1復刻現實世界的鏡像世界。在這一數字空間中,智駕系統不僅可以在海量仿真場景中進行訓練和學習,還能綜合天氣、路況、能耗等多類信息進行全局優化。
車路雲一體化成為智能汽車發展的新階段。中國業界實施的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在現有單車智能系統上增加“數字軌道”,為自動駕駛AI大模型的開發、訓練、評價提供高效、可信、完備的數據集。
中國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預計,到2030年,L2輔助駕駛將成為標配,L3及以上自動駕駛搭載率將超10%,L4級別的自動駕駛將逐步推廣。
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生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Momenta CEO曹旭東表示,近年來,國際上已經能够看到中國汽車在電動化和智能化上的飛速進步,從產品、方案到服務,中國AI汽車的出海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AI帶來的安全問題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總工程師、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韓夏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面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與功能安全交織的嚴峻挑戰:整車漏洞、雲平台風險、充電設施攻擊媒介以及數據洩露風險,AI技術更使網絡攻擊趨向智能化、平民化。必須將網絡安全置於與功能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
張興海表示,汽車企業需要在嚴守安全底線的前提下,找到安全與發展的平衡點。
當前,中國在政策層面不斷完善支持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表示,中國已在政策、標準等方面推出系列支持措施,助力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下一步將持續完善頂層設計、開展測試示範項目、強化標準引領與協調機制。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在大會上表示,智能化浪潮重構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格局,人工智能已經從錦上添花的技術選項升級為關乎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變量。中國汽車產業必須把握當前的優勢,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科學有序地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逐步拓展駕駛輔助與自動駕駛的應用場景,穩步釋放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