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下盡顯溫情 危難關頭一呼百應

2025-10-09

【特稿】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澳期間造成的破壞力比預期中低,除有賴政府、民防中心提前發布颱風訊息,呼籲居民和商戶提前做好防風措施,商界和居民的配合十分重要。「樺加沙」離澳後,本澳社會快速恢復,體現出商界的抗逆精神,以及社會各界守望相助。在這個高速發展和充滿生活壓力的時代下,澳門的人情味及守望相助精神未被磨滅,更反映出,社會凝聚力的重要性。

「樺加沙」吹襲澳門前後,全城高度戒備,政府和居民、商戶不敢掉以輕心,響應政府做好颱風前準備工作的同時,部份企業和僱員不忘社會責任,在颱風前後堅守崗位,與政府、居民共同守護澳門,當中的例子有颱風襲澳前大量居民於短時間內撲水、撲糧,導致部份民生必需商品一度缺貨,例如樽裝水、即食麵、麵包等,商家不但沒有「趁火打劫」、沒有在供應緊張下提高商品價格,反而即時調導貨倉內的存貨或要求供應商加緊送貨,回應居民的購買需求,穩定供應、穩定價格、穩定民心,盡其能力、社會及企業責任,減低自然災害前的社會恐慌和因此造成的負面情緒,令居民可以減少憂慮,準備好糧食及所需用品,安心在家度過颱風天;有商會亦組織了義工,協助可能受水浸威脅區域的商戶搬走店內設備,以減低一旦受水浸和颱風侵襲的損失。颱風吹襲後,受水浸影響的商戶迅速清理和修復受影響部份,民防中心所組織的公務員和社服團體人員落區協助清理社區的垃圾,協助受影響的社區、商戶盡早恢復正常,展現出本澳的抗逆能力,以及社會各界守望相助的精神。各界付出的努力,值得敬佩。

本澳能夠在「樺加沙」吹襲前後以較低損失和較少影響的程度中平安過渡,除了政府、民防中心的超前部署見成效,筆者認為,社會的凝聚力和守望相助精神功不可沒。羅馬非一天建成,這種社會核心價值需要長時間建立下來,由居民的歸屬感、愛澳精神、公民教育等多方面建立,在危難關頭一呼百應,自發性地為社會服務起來。政府要善用和好這份社會資源,在施政工作中透過提升民生福利、社會服務、營商環境等,更好地凝澳門各界,保持這份社會凝聚力,讓之成為澳門的核心價值、抗逆韌力。

日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