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03號
2025年10月06日
星期一
善用樂齡科技,令長者服務更到位
2025-10-06
澳門是老齡化社會,在長者人口中,有不少是獨居或雙老長者。近年,曾出現獨居或雙老長者因家居意外而失救個案,有部份是隱閉長者。未來如何善用大數據和樂齡科技,將長者服務進一步做到到位、到戶,減輕獨居或雙老長者及老齡化社會問題的同時,讓長者及照顧者也可提升生活質素。
老齡化社會為政府和民間服務團體的工作帶來了挑戰,近年,政府和坊間都藉著科技的發展,在長者服務中引入了部份技術和產品,協助長者提升生活質素,例如長者公寓中設有樂齡智能設備,「一戶通」用戶可以透過「我的健康」欄目取得自身的健康資訊等。在生活上,樂齡科技可以幫輕長者或照顧者,有不少長者已開始或已經將樂齡科技融入到生活當中,例如佩戴智能手錶,透過 GPS 追蹤功能而達到防走失,以及透過監控系統監察心率、睡眠和跌倒偵測、用藥提醒等,更可接駁到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讓照顧者和醫療、社服機構即時監控長者的健康狀況,而電動輪椅和沐浴的輔助移動工具之類的移動工具、智能家居等,可以減低家居出意外後引致的失救風險。
智能產品、智能生活已經進入到樂齡產品,但對長者而言,除了是資金上有門檻,在使用技術及支援上,可能都有不少障礙,有部份長者對於科技的應用學習無門,所以,要先做好長者在智能手機應用技巧的教育工作,讓長者對智能產品、科技先不抗拒,也為長者未來如何進一步應用不同的科技打好基礎和提升接受程度。而透過社交網絡不太活躍的長者透過上述的科技,更好照顧自己,及在有需要時取得相應的支援服務。
未來,社工局需要對所掌握的數據透過AI分析,對認為潛在風險,尤其是高風險的長者提供平安通服務、或在當事人同意下將有關長者檔案分派到附近的社會服務團體,讓其能有自主權去取得社區支援或服務、活動資訊等,令隱閉個案不被忽略,透過政府、社會服務團體、服務使用者的配合,減低老齡化社會的負面問題。
>>日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