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德姆夜襲

『忽然八號』未成災

民防錄十六宗事故一輕傷

2025-10-06

八號颱風“麥德姆“早上帶來暴雨

巴坡沙嘉翠麗大廈大幅棚架被狂風吹塌

有樹木被狂風吹塌行車道上

大批旅客冒著八號颱風打傘繼續行程

八號風球下的議事亭前地亦有遊客到訪

保安司司長、聯合行動指揮官黄少澤向傳媒介紹應對熱帶氣旋“麥德姆”的工作部署。

市署增人手清理垃圾 盡快恢復市容迎中秋

【本報訊】颱風「麥德姆」昨日逼近本澳,氣象局一度懸掛八號風球為時十一小時,期間內港等低窪地區未有出現嚴重水浸,但風暴導致多處出現塌樹、高空墮物、冧棚架等事故,幸未造成嚴重傷亡。在公共交通服務暫停下,大批旅客一度滯留關閘和蓮花口岸。

「麥德姆」於昨日凌晨進一步逼近本澳,氣象局於凌晨二時懸掛八號東南風球,澳門特區隨即根據法律進入即時預防狀態。「麥德姆」期後續移近本澳,最接近本澳時大約距澳三百公里,於清晨在本澳西南偏南約掠過,約於中午前後在廣東吳川至海南文昌一帶沿海登陸,之後強度逐漸減弱。氣象局亦於下午一時改發三號風球,再於晚上九時除下所有風球。

八號風球期間,本澳風勢一度非常猛烈,並有大驟雨,多區出現樹木倒塌和高空墮物,有停泊的汽車被擊中受損。台山巴坡沙馬路正在重建拆卸的嘉翠麗大廈,外牆一幅大型棚架在凌晨時被大風塌下,塌下的棚架部份覆蓋在對開的行車天橋上,堵住了行車道,幸沒有造成傷亡。

消防局和治安警接報到場處理,採取封路措施,範圍包括台山新街、巴波沙大馬路和台山中街等路段。八號風球除下後,有關方面隨即緊急處理,一批工作人員於下午一時到場清理,至晚上七時許完成清理吹毀的棚架,工作人員並從行車天橋上搬運棚架殘骸至貨車,行車天橋約晚上七時半恢復通車,所有圍封路段約晚上八時全部解封。

昨早正值天文大潮,氣象局發出藍色風暴潮警告,期間內港低窪地區曾出現輕微風暴潮水浸,未有出現嚴重水浸。

氣象局於昨晚九時除下所有風球,「麥德姆」以時速約二十公里續向西北偏西移動。氣象局稱,隨着「麥德姆」逐漸減弱並進一步遠離本澳,本澳風力正逐漸緩和,預測今(6)日天氣多雲,短暫時間有陽光,受其外圍雨帶影響,初時仍有幾陣驟雨,並伴有陣風。

民防“麥德姆”工作總結

【又訊】受熱帶氣旋“麥德姆”的影響,地球物理氣象局於昨日凌晨二時發出八號風球。為應對有關的自然災害,保障市民及旅客生命財產安全,根據第 11/2020 號法律《民防法律制度》第八條、第九條第一款及第十一條第一款(七)項的規定,行政長官宣佈澳門特別行政區進入即時預防狀態,民防架構全體成員進駐民防行動中心部署各項應對工作。

近日,本澳正值天文大潮,受“麥德姆”的影響,氣象局於前日(4日)中午十二時發出藍色風暴潮警告,各政府部門提早發放預警呼籲,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組成宣傳隊伍,前往關閘及橫琴口岸一帶開展防風宣傳,提醒市民及旅客留意颱風期間各項措施,做好防風、防水浸的準備。

隨後,因應“麥德姆”的進一步逼近,氣象局於昨日(5日)凌晨二時正發出八號風球,澳門大橋首次有限度開放予輕型客車及特許車輛通行,三條澳氹跨海大橋及蓮花大橋於凌晨三時三十分封閉,西灣大橋下層行車道於凌晨三時正開放予輕型汽車和特許車輛通行,整體通行情況順暢有序。

事故統計方面,“麥德姆”襲澳期間,民防行動中心共錄得16宗事故報告,當中清除有墜下風險的物件10宗、處理地盤設施事故3宗、塌樹3宗,以及因颱風而引致的輕傷個案1宗。避險中心方面,社會工作局啟動第1級颱風避險機制,開放4間避風中心,期間共有9人次使用。此外,民防行動中心查詢求助熱線共接獲36宗個案,主要涉及查詢颱風情況、路面通行情況及口岸運作等。

隨著“麥德姆”逐漸遠離本澳,氣象局於昨日上午11時取消所有風暴潮警告,並於下午1時改發三號風球,經審視市面整體狀況正常,按照行政長官批示,宣佈澳門特別行政區於下午1時起,終止即時預防狀態。澳門大橋恢復全面通行,三條跨海大橋及蓮花大橋亦於下午1時重新通車,西灣大橋下層行車道則在所有車輛離開後關閉。

保安司司長、聯合行動指揮官黃少澤就是次應對颱風的工作情況作總結,表示民防架構成員能堅持底線思維,提前做好各類預警發佈和應對部署,在民防行動中心統籌下,各部門高效協作,共同保障了市民和旅客的生命及財產安全,並指出本年至今先後有12個熱帶氣旋影響本澳,當中兩個達八號風球級別、兩個達十號風球級別,亦一度出現紅色風暴潮引致本澳嚴重水浸的情況。極端天氣頻密來襲,警示民防工作決不能掉以輕心,期望民防架構各成員繼續保持警惕,秉持高度的危機意識,持續完善各項民防專項應變計劃,推進防災避險的宣傳教育工作,通過與社會各界緊密聯動,與廣大市民攜手合作,共同築牢安全防線,致力將突發公共事件對澳門可能造成的損害減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