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樺加沙」影響減弱 多地交通運輸有序恢復

2025-09-26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隨着第18號颱風「樺加沙」強度持續減弱,廣東、深圳、海南、福建等地有序組織船舶復航、港口復產、項目復工。記者25日從交通運輸部獲悉,目前廣東所有高速公路恢復通行,所有港口恢復作業,城市軌道和城市公交也均已恢復運營;福建4條「小三通」客運航線恢復通航,瓊州海峽客滾運輸於25日15時復運。

據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瓊州海峽客滾運輸復運前,海南海事局對瓊州海峽航道、錨地、施工水域開展了全面巡航,重點排查航標移位、航道礙航物等颱風可能引發的隱患。海事執法人員第一時間登上客滾船檢查船舶動力系統、導航通信設備等關鍵部位,監督船舶落實好開航前自查工作,杜絕船舶「帶病」運營,全力維護瓊州海峽客滾運輸復運安全平穩有序。復運時,海南海事部門加強航道巡查與現場檢查,保障安全有序疏運待渡車輛及旅客。

廣東海事局按照「分批分類、逐步進行」的方式,自25日起對7300餘艘避風船舶進行疏港。優先解除珠江口、西江幹線等關鍵水域交通管制,對珠江口水域船舶按照「先外後裡」「先出後進」原則疏港;深中通道至黃埔大橋水域按照「由外到內」順序分批疏導主航道及附近錨地船舶;西、北江流域遵循「先下游、再上游」「先幹流、後支流」「先出海航道後港內水域」原則對5500餘艘船舶有序疏港。同時,採取解封下行船舶、禁止上行船舶舉措,不斷對航經橋區水域的重點船舶開展「一對一」提醒,營造有序通航秩序。

深圳海事局於24日解除防颱風應急響應,利用智慧監管平臺、甚高頻等手段,優化水上交通組織,做好船舶疏散和生產調度。協調港口、引航等部門做好船舶疏散和生產調度,開通重要民生物資「綠色通道」,對電煤、LNG等關鍵物資運輸船舶實行「優先覈查、優先引航、優先靠泊」,部署海巡船艇開展相關船舶進港現場護航警戒,強化應急保障。

福建海事局於24日解除防颱風應急響應,福建沿海71條客渡運航線已全部恢復運營,4條「小三通」客運航線恢復通航。沿海港口碼頭、水上施工作業項目恢復正常生產作業,在錨地避風的船舶陸續疏散出港。船舶疏港期間,海事部門持續加強交通組織調度和通航秩序維護,優先保障羣眾水上出行和民生物資運輸,確保進出港船舶航行有序。

據瞭解,颱風「樺加沙」25日在廣西再次登陸。受其影響,廣西及南海、北部灣仍有風雨天氣,中央氣象臺25日繼續發佈暴雨黃色預警、颱風藍色預警。

25日上午,交通運輸部持續調度受影響地區,要求各地針對交通基礎設施受損情況加緊搶通修復,為復工復產做好交通運輸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