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96號
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
政府應對「樺加沙」行動卓越
2025-09-26
【正視聼】2025年9月24日清晨5時30分,隨著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準時發布十號風球信號,超強颱風「樺加沙」的襲來,讓市民感受到一場自然災害的肆虐。然而,在這場與颱風的較量中,澳門特區政府展現了卓越的應變能力,為市民的生命安全築起了堅實的防線,值得我們讚揚。
颱風「樺加沙」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逼近,帶來的暴雨和強風對澳門的影響不容小覷。然而,從十號風球升起的那一刻起,政府各部門迅速啟動了緊急應變機制,展現了高效的協同作戰精神。民防、警察、消防、衛生等多個部門通力合作,確保了市民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
在颱風侵襲之前,其實政府已針對多個潛在風險進行了周密的部署,並通過媒體和社交平台向公眾發布了安全指引。這一系列的預警措施不僅提高了市民的防範意識,也減少了不必要的恐慌。當風雨來襲,許多市民在政府的指引下自覺遵守安全措施,這種良好的市民素質與政府的有效管理密不可分。
颱風核心環流引發的風暴增水與天文潮高潮位形成致命疊加。上午10時,內港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率先失守,水位以分鐘級速度攀升至及膝高度,零星市民在濁流中艱難挪動。正午時分災情達峰,內港水位突破1.5米,沙欄仔街等內街積水及腰,路環聖方濟各堂站錄得近1米水浸,河邊新街、沙梨頭街市淪為「澤西國」。
多線作戰的緊急機制在風雨中高效運作。路面清障組冒風切割清運友誼大馬路的塌樹,保障救援通道暢通;風險排查組在康公廟附近發現兩名被困者,立即用橡皮艇轉移至安全區域;針對巴素打爾古街地舖電箱冒煙險情,救災人員穿戴絕緣裝備涉水處置,避免次生觸電事故。在下環街市等高危險點,架設橡皮艇戒備、安全連動。
颱風過後,內港的街頭雖然滿是淤泥,但政府迅速展開清理工作,確保交通和市民生活的恢復。各界團體和市民紛紛表示,這次的防災減災措施得當,體現了澳門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韌性和團結。特區政府的高效應對,無疑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災害,希望政府能繼續保持這種高效的應對機制,進一步加強防災減災工作,提升市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在這次的颱風事件中,澳門特區政府的行動無疑是值得肯定的,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更安全、更美好的澳門。
>>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