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戶清理 途人捉魚

水退後內港真忙

2025-09-25

人們在水中自拍作樂。

有加固的垃圾桶也難敵水浸倒下。

有商戶搬貨架上街方便後續整理。

有外僱居民收獲甚豐,心情愉快。

有店鋪「滿水」,要慢慢開閘放水。

【本報訊】隨著昨午水浸由最高位開始回落退去,縱使十號風球仍在掛,人們已開始重新走上內港、沙欄仔一帶的街頭。不少受浸商戶「回歸」前線,對一片狼藉的鋪況開展善後清理工作,準備之後復業。也有人選擇外出溜達,更有不少去「捉魚」撿便宜,成為超強颱風「樺加沙」下的一景。

在政府等提早部署呼籲下,水浸區商戶基本都有「超前部署」,大多安裝好店內財貨及裝起擋水閘應對水浸,然而面對逾一點五米高的水浸,部分地鋪即便有裝擋水閘都效果有限,部分更反成「防退水」,把從其他地方湧入的水「儲」了起來變關門浸一片,店內部分物品因浮力東倒西歪在飄。最後是「開閘洩洪」清積水,再去清洗污積和清點財貨損毀情況等,十號風球下忙過不停。

相對受浸商戶的愁雲慘霧地忙,另一邊廂的人們則相對歡樂得多,不少居民外僱趁水開退及風雨不太大之際到沿岸一帶忙於「捉魚」尋寶,有的徒手就上,有的就地取材的膠籃膠桶等工具協助。現場人流不少,十分熱鬧。有人收獲不錯,人手一條,今晚加餸有突。

除內港的馬路,其他如鏡湖馬路、提督馬路等亦有眾多人士「頂風捉魚」,相關片段在網上熱傳。民防行動中心也表示,留意到網上片段有不少人士在十號風球期間外出,在公共道路上捕魚,呼籲在天氣情況仍不穩定且路面情況存在安全隱憂,市民旅客應盡量留在家中。

街上也見有家長帶小孩子出外,也有人牽走臨時泊於行人路高處避水的電單車,避免因阻礙通行而被抄牌等。這些都讓水後風下的內港一帶街道不冷清,不只剩垃圾油污與泥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