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95號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為澳門築起堅實的生命防線
2025-09-25
【特稿】2025年9月24日清晨5時30分,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的十號風球信號準時亮起。其威力被預估與天鴿、山竹相當的超強颱風「樺加沙」最高級別預警-12級颶風裹挾著暴雨,正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向澳門100公里內的颶風裹挾著暴雨,向澳門區域邊界推進。本澳這座濱海小城瞬間進入狂風與積水的雙重夾擊,一場全城守護戰就此打響。
颱風核心環流引發的風暴增水與天文潮高潮位形成致命疊加。上午10時,內港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率先失守,水位以分鐘級速度攀升至及膝高度,零星市民在濁流中艱難挪動 。正午時分災情達峰:內港水位突破1.5米,沙欄仔街等內街積水及腰,路環聖方濟各堂站錄得近1米水浸,河邊新街、沙梨頭街市淪為「澤西國」。 海水倒灌帶來荒誕景象,魚群被沖上馬路,卻沒人有心思捕捉——內港一間海味店即便加裝防水閘,積水仍淹沒半壁店面,六位數存貨泡湯,店主夫婦只能眼睜睜看著損失擴大 。
「十號風球生效即啟動最高緊急應變!」消防局的指令同步下達。 這場救援早有鋪墊:早在23日橙色風暴潮警告發出時,消防人員已完成搶險裝備全面檢查,配合疏散撤離計劃開展區域巡查,救生艇、抽水泵等設備全部待命。12時39分,沙欄仔街的求助訊號刺破風雨,消防員頂著颶風抵達時,積水已漫至大腿。 消防、治安警、海關迅速聯動,救生艇與水電單車交替作業,在十月初五街至沙欄仔街的激流中開闢通道,成功轉移13名受困居民 。
多線作戰的緊急機制在風雨中高效運作。路面清障組冒風切割清運友誼大馬路的塌樹,保障救援通道暢通;風險排查組在康公廟附近發現兩名被困者,立即用橡皮艇轉移至安全區域;針對巴素打爾古街地舖電箱冒煙險情,消防員穿戴絕緣裝備涉水處置,避免次生觸電事故。在下環街市等高危險點,消防人員提前架設橡皮艇戒備,與澳門電力的低窪區斷電措施形成安全連動。截至當天下午四時,消防局已處置各類險情47起,無新增傷亡報告。
下午3時,藍色風暴潮警告取代紅色預警,持續五小時的嚴重水浸逐漸退去。 消防員蹚過齊踝淤泥排查瓦斯洩漏,協助澳電評估供電恢復條件,在避險中心為居民分發物資。積水退去的街道滿是雜物與淤泥,而他們的救援服早已被雨水與汗水浸透數次。
風雨過後的內港街頭,積水退去的路面滿是淤泥。在這場與「樺加沙」的較量中,從十號風球升起的那一刻起,緊急應變機制的快速反應、多部門的協同作戰,為澳門築起了堅實的生命防線。多個團體讚揚特區政府民防機制措施得宜,反映出本澳防災減災能力,有效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