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降息對全球經濟會有什麼影響?

2025-09-19

【香港中通社9月18日電】當地時間9月17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4%至4.25%之間。這是美聯儲自2024年12月以來的首次降息。專家分析認為,美聯儲此次降息是在面對複雜的環境所做出的決定,對美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美聯儲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17日發布聲明稱,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活動增長有所放緩,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小幅上升,通貨膨脹率上升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高位。委員會尋求長期實現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貨膨脹率。而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依然很高。委員會注意到了任務所面臨的風險,並判斷就業的下行風險已經上升。為支持委員會達成目標,並考慮到風險平衡的轉變,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4%至4.25%之間。

美聯儲預測顯示,到年底將再降息50個基點,未來兩年每年再降息25個基點。

根據聲明,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投票結果為11比1,美聯儲理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投了唯一反對票並主張降息50個基點。8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提名斯蒂芬·米蘭出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理事一職。

據悉,為應對嚴重的通脹,美聯儲自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連續11次加息,累計加息幅度達5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之間的高位,成為自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2024年9月,美聯儲宣布降息5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4.75%至5%之間,這也是自2020年3月以來的首次降息。隨後又在2024年10月和12月進行了兩次降息。

美聯儲這次降息會對美國和全球經濟有什麼影響?對此,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18日對香港中通社分析稱,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同時也是金融強國,科技強國,美元在全球貨幣中的主導地位,都決定了美聯儲降息是一件全球大事。

他說,美聯儲降息會導致全球資本流動,全球資本可能會從美國流向其他國家,包括歐洲,轉型工業化國家或者是新興工業化國家。這些國家的資本市場,因為資金流入,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一個震蕩或者上行。大宗商品的價格可能會因此出現變化,比如說黃金的價格最近走勢就非常火爆,原因之一就是預期美聯儲降息之後,美元將會貶值,而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有向上的趨勢。還有就是美聯儲降息之後,美國國內需求增加,可能會讓美國增加進口,而很多以美國作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國家的訂單將會增加。

據報道,特朗普自今年1月上任以來持續施壓美聯儲降息,認為降低借貸成本將推動經濟增長。特朗普採取了各種手段施壓,包括批評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和鮑威爾並試圖解雇鮑威爾,將其首席經濟顧問斯蒂芬·米蘭“安插”進委員會(米蘭在為美聯儲服務的同時,仍保留著他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職位),並試圖將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免職。一系列行為使得外界擔憂美聯儲將在壓力下喪失獨立性。新任理事米蘭主張一次性更大幅度降息50個基點,而大多數委員選擇漸進,最終形成了25個基點的決定。

也有分析認為,目前來看,降息的進程主動權還是更多掌握在美聯儲手裡,它或許更多是一種邊降邊看的降息方式。這次降息之後,如果沒有大的一個變動,美國內政外交沒有一個非常劇烈的波動,今年年底以前可能還會有降息,那麼明年也會有幾次的降息。

英國央行基準利率維持4%不變

【香港中通社9月18日電】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當地時間9月18日宣佈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此次決定由該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以7比2的投票結果通過。英格蘭銀行行長安德魯·貝利在會後警告,英國在應對通貨膨脹方面“尚未脫離困境”,強調未來利率調整將保持漸進和數據驅動的策略。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9月17日公佈的數據,英國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通脹率維持在3.8%,與7月持平,創下自2024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幾乎是央行2%目標的兩倍。食品價格上漲是推高通脹的主要因素,英國零售聯盟數據顯示,8月食品通脹率達4.2%,為18個月來最快增速,尤其是奶油、巧克力和雞蛋等必需品價格顯著上漲。核心通脹率(剔除食品、能源等波動項目)則為3.6%,服務業通脹率略降至4.7%,顯示國內價格壓力有所緩解,但仍高於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