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82號
2025年09月10日
星期三
關稅戰新常態下東南亞零售業擁抱東盟機遇
2025-09-10
【香港中通社9月9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對全球實施“關稅戰”措施,目前仍有很多不明朗因素。9月伊始,是各地零售業聖誕節前囤貨的黃金時段,香港和東南亞地區的零售業如何佈局?
“香港-東盟高峰會”9日在香港舉行,零售業代表聚集,探討關稅政策下,東盟合作的發展機遇。
“很多東南亞國家,有時候像孤島一樣,并沒有太多協調。”印尼TBS Energi公司經理Gita遺憾表示。
Gita指出,關稅目前并沒有影響公司的投資計劃,但可惜的是東盟在投資等方面其實有很多合作機會,缺乏一個統籌的存在。作為印度尼西亞公司,她非常高興可以將東盟作為出海的第一站,進軍新加坡市場。
“零售業專注點應該是市場需要什麼,企業不僅是投資者的角色。 ”
Gita舉例公司生產電動汽車,在印尼的競爭對手是化石燃料的高補貼。印尼52%里程都由14%卡車司機所完成,本地市場都希望將車隊進行電動化,這是市場需求。所以進軍新市場時,無論是新加坡、馬來西亞還是越南,都會以找到當地需求為目標。
“關稅帶來的噩夢不僅因為稅率價格高,而是因為它的波動性及它帶來的不可預測性。”金山科技總經理利德裕指出。
他指,公司經營高端音響設備,但毛利很低,所幸多年前進行工廠佈局多元化,目前中國的工廠供貨給歐盟市場、東南亞的工廠供貨給美國市場。公司在美國的業務份額不高,一半的產品都在亞洲市場消化,剩下25%在美國、25%在歐洲,在這樣情況下,不需要做太多調整。
他提到,如果在越南做投資,首先會找到越南當地合作夥伴,但也會通過找到內地熟悉市場的人才。因為越南很多基礎設施并不符合需求,會找中國的供應商一起投資。公司也在探索不同可能性,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工廠布局,借機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加盟。
港、美、台合資的韜略運動集團,總部設在廣東東莞,總經理Norman Cheng坦言,自關稅戰後本來做好把中國生產線全部轉移到越南的準備,但現在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所以還在等待觀望,沒有具體結果。
“如果要進軍新的國家,很大概率沒辦法在三年內獲得投資回報。”因此,他指出,在做未來投資計劃時,要考慮到即使有關稅因素存在,依然能够維持營業的可持續性及連貫性。
他提到,2020年拜登上台時,零售業就希望會取消一些關稅,但是希望落空。目前來看,美國關稅戰會成為新常態,未來稅率有多高并不知道,但會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因素、風險和挑戰。
“要擁抱東盟!公司正組建團隊,希望拓展尤其是東盟國家的市場。”Norman強調,對企業來說平衡長短期風險是常態。東盟7億人口、印度十幾億人口,潛力非常大;同是要用好香港關係網擴大東盟的市場份額。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行政議員黃思漢認為,美國關稅政策對各個國家來說都造成類似挑戰,可能很多企業要考慮調整他們的策略。根據雪蘭俄州第二季度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數據,主要是跨國公司FDI流入在上升,但不知道趨勢可以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