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黃牛黨必須多管齊下

2025-08-11

【特稿】臨時戶外表演場地繼6月中迎來首場商演活動後,9月或將有韓流音樂活動在此舉行,令不少韓國音樂的粉絲為之興奮。澳門自疫後著力推動舉辦演唱會、發展演唱會經濟以來,黃牛問題一直困擾歌迷,特別是本地居民,至今仍反映,即使演唱會在澳門舉辦,本地居民成功透過官方網站和平台以官方正價購買入場券的機會微乎其微。要發展演唱會經濟,看來必需在打擊黃牛黨,硬性要求主辦方公開發售過半數或以上比例門票、實名制等,多管齊下。

據本地報章早前報道指,7月舉行的張學友澳門演唱會(9場)共引9萬名觀眾進場,同時直接帶動某博彩娛場的投注額和中場人流。說到演唱會經濟,令人勾起6月某場韓國頂流歌手在澳舉辦演唱會期間揭發的黑工事件,據悉,該場演唱會門券黃牛價由6000多元至過萬元/張,依然一票難求;而該場演唱會黑工事件後,在同期舉行的其他演唱會活動中,警方有增派警員到演唱會外駐守。「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在演唱會完結後,仍然有傳出演唱會有非官方渠道門票的流出。對歌迷而言,官網一票難求,但這些票卻落入黃牛黨手中,到底澳門辦演唱會、盛事之都,本地居民和歌迷得到什麼?歌迷看到的只有付出更多的金錢和時間去撲飛。本地居民對於黃牛問題,除了接受其開天殺價,就只有消費不起或不甘心付出高昂的票價而拒絕買黃牛票。荷包力不從心,不甘心成為黃牛黨口中的羔羊,這兩個決定,對歌迷、粉絲而言,都是帶來了經濟的傷害,對本地舉辦演唱會沒有信心的失落。

黃牛黨的收益不會為庫房帶來收益,更會引發演唱會門票詐騙問題,也影響到澳門的公信力和形象,買黃牛票還要遇到詐騙,真是傷上加傷,所以,黃牛黨問題必需予以取締,否則,會影響到澳門發展演藝之都,影響本地和境外消費者到澳觀看演唱會盛事的意欲,令相關經濟預期成效有落差。世界各地都相繼對打擊黃牛黨展開應對措施,如實名制、規定公開售票比例、公佈售票情況等,目前本澳對打擊黃牛黨的工作只有是否黑工著手,若從事黃牛者是持有本地居民合法逗留人士,又可以如何打擊?由於缺乏有效的法律工具,令黃牛黨、黃牛票問題一直存在。政府需要真正著力落實去打擊黃牛黨,設立適用的法律和罰則,再推實名制、公開售票比例等,多管齊下,造福經濟、造福歌迷。

**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