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關稅爭端:卡尼將如何捍衛加拿大利益?

2025-07-12

【香港中通社7月11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7月10日晚上宣布自8月1日起將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35%的新關稅。他通過社交平台發函給加拿大總理卡尼,明確表示此關稅與之前的行業性關稅(如鋼鐵、鋁製品及汽車)分開徵收,並警告若加拿大採取報復性關稅,美國將進一步提高稅率至原稅率加35%,即可能高達70%。特朗普同時指出,加拿大對美國乳製品徵收高達400%的關稅,構成非關稅壁壘,導致美加貿易逆差,損害美國經濟與安全。他也提到,若加拿大在遏制芬太尼流入美國方面加強合作,可能考慮降低關稅。

加拿大總理卡尼對此迅速回應,重申將堅定捍衛加拿大的工人、企業及國家利益,並強調加拿大在打擊芬太尼走私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承諾繼續與美國合作。分析認為,卡尼的回應顯示出其強硬立場與外交靈活性的結合,試圖在保護國內經濟的同時避免貿易戰全面升級。那麼卡尼後續可能採取的策略有哪些?

資料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其“美國優先”戰略的核心,旨在縮減貿易逆差、促進美國製造業回流並保護就業。自其今年初上任以來,已對加拿大實施多輪關稅,包括2月起對加拿大及墨西哥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能源徵收10%的關稅,以及3月起對全球鋼鐵和鋁製品徵收25%的關稅,後於6月上調至50%。

作為前加拿大央行及英格蘭銀行行長,卡尼擁有豐富的經濟危機管理經驗,並以擅長談判和應對國際金融挑戰而聞名。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分析認為,卡尼可能會採取多層次策略來捍衛加拿大利益。首先,在報復性關稅與謹慎反制方面,卡尼政府早已展現出對等報復的決心。4月,加拿大對美國汽車徵收25%的報復性關稅,作為對特朗普鋼鋁關稅的回應。針對此次35%關稅,卡尼可能進一步擴大報復性關稅範圍,涵蓋美國的能源、農產品(如玉米和大豆)及消費品(如威士忌和運動器材),以對美國經濟造成顯著影響。分析指出,卡尼的反制措施相較前任政府更為謹慎,傾向於選擇對美國經濟影響較大但對加拿大國內影響較小的商品,以避免過度損害本國消費者。

其次,卡尼可能會通過外交談判與多邊合作解決問題。他強調與美國的“雙贏”合作關係,並提醒特朗普,加拿大是美國40個州的“最大客戶”,在能源、肥料及關鍵礦物供應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可能通過高層會談爭取關稅豁免或延遲實施,類似2025年2月與墨西哥共同談判將關稅推遲一個月的成功案例。此外,他還可能尋求與歐盟、日本等盟友協調,共同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歐盟已計劃對美國商品徵收25%的報復性關稅,並考慮使用“反脅迫工具”,顯示多邊合作的潛力。

再次,卡尼可能會利用國內經濟刺激與貿易多元化應對。他已宣布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消除國內貿易壁壘、建立統一市場及增加住宅建設,以緩解關稅對加拿大經濟的衝擊。 同時,他積極推動貿易多元化,尋求與歐洲、中國及日本等市場建立更緊密的貿易關係,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他還可能利用加拿大豐富的關鍵礦物資源,吸引歐洲等盟友投資,作為對美國的戰略籌碼。

  最後,就是國內團結與民意動員。卡尼在競選中成功將特朗普的關稅威脅轉化為團結加拿大的政治資本。他在阿爾伯塔省發表演說,號召加拿大人“互相支持,購買本國產品”,並以冰球比喻激勵民眾“抬起肘部”反擊。民調顯示,82%的加拿大人反對成為“美國第51州”,支持卡尼的強硬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