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聞集納
2025-06-30
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文藝晚會榮獲白玉蘭獎榮耀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精心打造的 《濠江歡歌向未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文藝晚會》榮獲第3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組委會特別獎!澳門文化局作為項目承辦單位之一,感謝中央政府對晚會籌辦工作的關心與支持,對參與演出與製作的全體人員的辛勤付出與精彩表現致以敬意,對晚會獲得各界認同及肯定表達衷心感謝。
這次晚會特色之一是匯聚澳門各界民眾參演、打造一台盛載澳門居民真樸情感的演出,晚會的司儀、主要演員和表演團隊均為澳門各界群眾,涉及澳門本地28個團體或機構、逾600名演職人員參與,涵蓋老中青不同年齡段的民眾,還有小孩子擔任合唱和進行武術表演等,展現非凡活力,演員組成包括澳門演藝人員、青年民樂演奏者、音樂劇演員、舞蹈演員、武術運動員,以及澳門粵劇戲曲小演員、土生葡人、澳門多元族群代表、澳門政府授予榮譽的各行各業代表等,參與團體遍及學校、社團、藝術團體、社會企業等,呈現澳門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展現澳門與祖國心連心的深厚聯繫。
參與晚會的各個單位團結一心參與排練,全情投入演出,每位人員由籌備、綵排至演出期間一直保持高度的熱情,抱持專業的態度,表達飽滿的表演情操,把澳門慶祝回歸祖國的喜悅之情以藝術形式躍現舞台,在回歸25載的喜慶時刻表達對祖國的真情告白,以及“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是次晚會獲得“白玉蘭奬”榮耀,為澳門各界帶來鼓舞!
《濠江歡歌向未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文藝晚會》以“同心同慶 共創未來”爲主題,於2024年12月19日晚在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順利舉行。
藥監局推出“一戶通”藥劑專業人員完全執照續期服務
△為配合特區政府電子政務的發展,進一步便利本澳藥劑專業人員辦理執照續期,藥物監督管理局自本年6月30日起在“一戶通”推出藥劑專業人員完全執照續期服務,方便申請人隨時在線辦理相關服務。
隨著第18/2020號法律《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及執業註冊制度》生效,藥劑專業人員(包括藥劑師、中藥師及藥房技術助理)的完全執照效期將於本年7月31日起陸續屆滿。持有完全執照的藥劑專業人員,可透過“一戶通”(路徑:服務→藥劑專業人員執照事務→完全執照續期)提交續期申請,無須親臨藥監局辦理。
藥監局提醒,執照續期須滿足持續專業發展(CPD)活動學分要求,藥劑專業人員可登入“一戶通”的“醫療人員持續專業發展(CPD)活動”查詢是否符合學分要求。尚未滿足學分要求者,可透過“一戶通”該服務的“線上學習e-learning”功能修讀課程以取得學分,又或透過“查詢及申報個人CPD活動”功能申報已參與的CPD活動以取得學分。
2025年珠澳合作會議
△6月27日上午,2025年珠澳合作會議於澳門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召開,就珠澳同心貫徹落實習主席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圍繞著力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一階段建設,合力做好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等共識,以“夯實合作,協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競爭力”爲主題,共同推進及擴大珠澳各領域合作。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珠海市政府市長吳澤桐共同主持會議並發言。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楊全州作爲特邀嘉賓出席會議。
吳澤桐表示,珠澳合作會議機制建立17年來,持續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珠澳融合發展不斷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雙方要緊緊扭住“澳門+橫琴”新定位,深化交流合作,不斷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琴澳居民“心聯通”。強化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發揮澳門“無形資源”優勢和珠海“有形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推進珠澳機場、港口合作,強化科技創新領域協同,持續深化經濟社會各領域合作,加速興建粵港澳大灣區澳珠極點。
戴建業衷心感謝珠海市委、市政府對澳門經濟發展的支持和配合。他指出,珠澳民生經濟交往不斷,政府間各領域合作有需要持續深化及擴大,多個工作小組在珠澳合作機制下有序運作,溝通良好。近年雙方更積極在科技創新、教育及醫療衛生等領域持續深化合作。展望未來,澳珠兩地將堅持協力拓展科技創新合作,積極推動“中國—葡語系國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建設工作,爲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競爭力共同努力。要不斷革新兩地民生領域的交流,構建常態教育協作機制,推進兩地教育融合創新;發揮制度與資源互補優勢,切實提升兩地醫療服務水平;便利澳門居民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及展業就業發展,共建宜居宜業的優質生活圈。
會上,珠澳雙方相關職能部門就兩地交通基建互聯互通、擴大科技創新合作、深化教育及青年事務交流、促進衛生事務合作等多個領域作專題發言。珠澳雙方均同意成立3個新工作小組,夯實科技創新、教育、醫療衛生等三個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進橫琴下一階段建設等提出建議,相關部門簽署了《科技創新合作備忘錄》、《教育合作與交流協議》、《醫療衛生合作備忘錄》。會議期間雙方代表參觀了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展示館,共同探討如何發揮珠澳合作優勢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貿易、會展及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並為港澳青年珠海創業發展服務站(澳門站)揭牌。
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 全城藝術盛會今年盛夏至金秋舉行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指導,文化局主辦,旅遊局、銀河娛樂集團、新濠博亞娛樂、美高梅、金沙中國有限公司、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澳門永利渡假村協辦的大型國際文化藝術盛會“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將於今年盛夏至金秋舉行。活動為期三個月,由蜚聲國際的馮博一擔任總策展人,與市民和遊客一起展開一場流轉都市、觸動心弦的美學旅程。
“藝文薈澳”是特區政府攜手各界共創的、凝聚全球創意的藝術盛事,更是薈萃文明與思潮的時代萬花筒。今年“藝文薈澳”以“嗨,你幹甚麼來了?”為主題,探討和對應澳門“在地”的歷史、記憶和當下全球化的現實境遇,將融匯主場展、公共藝術展、城市館、特展、本地策展計劃、平行展六大板塊,串聯遍佈全城的眾多展覽,薈萃十多個國家/地區的前沿藝術家,包括徐冰、安‧漢密爾頓(Ann Hamilton)、格雷戈爾‧施耐德(Gregor Schneider)、巴特‧赫斯(Bart Hess)、凱西亞‧莫爾加(Kasia Molga)、詹宏祿等當代巨匠,革新藝術敘事,活化歷史場域,深入社區肌理,激發人文動力。
總策展人馮博一為中國目前最活躍的獨立策展人和評論家之一,兼任四川美術學院藝術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何香凝美術館和蘇州金雞湖美術館的藝術總監,於2010年及2016年兩次獲“藝術權力榜”年度策展人獎,於2017年及2018年獲第十二屆AAC藝術中國“年度策展人”獎。他關注邊緣、另類的藝術家和群體,以及年輕一代藝術家的生存狀態和藝術創作;注重中國當代藝術的實驗性、批判性和實踐性;曾撰寫幾十萬字的論文和評論文章;策劃包括首屆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今日中國-中國當代藝術的轉世魅影”展(奧地利、荷蘭)、五屆“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徐冰:思想與方法”等上百個大型當代藝術展覽。
跨部門合辦“會展業座談會 - 人員合規聘用及管理”
△招商投資促進局、勞工事務局及治安警察局於6月26日聯合主辦“會展業座談會 - 人員合規聘用及管理”,講解會展活動期間人員合法聘用之規定及注意事項。活動於勞工局職安健訓練中心舉行,逾120位本地會展業界代表出席。
期間,勞工局代表深入講解行業聘用合規管理,向業界闡明《禁止非法工作規章》及《聘用外地僱員法》相關規定。治安警察局代表講解防範不合規範的僱用及持份者監管協作。澳門展貿協會代表就會展活動的現場人員管理經驗作分享。不少與會者對講座內容踴躍發問、與講者深入探討,表示獲益良多。
有綜合度假村代表表示,透過業界交流與實務分享,能深入理解相關法律法規,有助於企業在前期溝通與規劃階段做好營運準備,此舉有效提升了會展及酒店業界對合規性的認識,進一步鞏固澳門在國際會展領域的聲望與地位。有演藝籌辦及製作機構代表指出,本次講座提供了難得的交流平台,結合法律法規與案例的分享有助釐清相關要求,特別是會展業界的經驗分享與問答環節,更拓展了其視野,令人獲益良多。有會展籌辦及搭建機構代表則強調,參與講座使其對人員聘用及管理的法規要求有了更透徹的認識,同時有助於推動整個會展業界人事工作的規範化,未來業務推進可望更加順暢。
“感受澳門”嘉年華香港舉行
△旅遊局主辦之“感受澳門”嘉年華本月廿八、廿九兩天在香港舉行。嘉年華以“精彩夏日 潮玩澳門”為主題設兩個展區並有舞台表演及互動遊戲,展現澳門暑期盛事活動及豐富多元“旅遊+”元素,激發香港居民在暑假期間來澳門旅遊消費,持續拓展客源市場。
活動開幕式在香港東港城一樓中庭舉行,吸引大批觀眾現場參與,場面熱鬧。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文旅會展商貿處處長林衍傑、香港旅遊業界代表、網紅及傳媒等出席活動。
文綺華致辭時表示,香港是澳門重要的客源市場,便捷的“一小時生活圈”,多年來港澳互為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今年1至5月,入境澳門的香港旅客已超過303萬人次,日均超過2萬人次,展現兩地密切的旅遊交流。期望透過活動激發香港旅客的旅遊意欲,來澳門感受獨一無二的“潮玩”之旅。
此次“感受澳門”嘉年華以“精彩夏日 潮玩澳門”為主題,打造兩大展區,讓參觀者沉浸式感受澳門“旅遊+”魅力。“澳門歷史城區”展區設有市政署大樓打卡裝置及葡萄牙服飾試穿體驗,展現澳門獨特多元文化;“潮玩澳門區”則有多個趣味互動遊戲和運動體感挑戰,內容涵蓋澳門的海、陸、空及十五運會。同場特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展位,展示橫琴的旅遊資源,讓香港居民解鎖“一程多站”新玩法。
旅遊局繼續針對香港市場全力鋪開多方位推廣,包括透過網絡平台、社交媒體和線上線下活動展開宣傳,並因應香港市場的不同客群的需要,發掘更多澳門好去處。同時,旅遊局駐香港代表加強與旅遊業界的溝通及協作,定期舉辦推介會、考察團及路展等,並參加旅遊展,進一步鞏固客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