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主動舉報私賄案

2025-06-12

【本報訊】去年,首次有幾間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對下屬企業員工出現的涉嫌私賄的案件主動向廉署提出舉報。另外,廉署發現一名髮型屋東主涉嫌與九名澳門居民存在虛假勞動關係以獲得僱員抗疫援助款項,該髮型屋亦不當地多收了商戶抗疫援助款項。廉署去年亦偵破兩宗虛假投資居留案。

某綜合度假休閒企業派員親身到廉政公署舉報,指該公司餐飲部前總廚於二○二○年九月至二○二三年二月期間要求多名員工入職後每月支付介紹費一千至五千元,該公司要求追究有關違法行為的責任。

調查發現該公司餐飲部前總廚擁有僱用、解僱及晉升部門人員的權力,其藉職務上擁有的權力,向屬下五名員工索取金錢利益,金額合共廿四萬元,以作為介紹入職和獲得續任的回報,有關行為涉嫌觸犯《預防及遏止私營部門賄賂》法律所規定及處罰的私營部門的受賄罪。案件已經移送檢察院處理。

另外,廉政公署接收到舉報,指某綜合度假休閒企業前管事員向他人提供二萬多元人民幣後獲該公司管事部聘用。

調查發現,該企業管事部行政管事負責人員招聘及面試的工作。二○二三年二月該企業招聘管事員,管事部負責人的女朋友得知有關消息後,透過另一中間人物色了多名內地人士並推薦給負責人。

隨後,管事部負責人運用權力協助上述人士順利入職,其女朋友則向每名求職人收取一萬五千至二萬五千元人民幣介紹費,中間人亦從中獲益,每介紹一人順利入職可獲一千元人民幣。該企業提出書面告訴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該負責人及其女友,以及中間人涉嫌觸犯《預防及遏止私營部門賄賂》法律所規定及處罰的私營部門的受賄罪;上述提供金錢入職的內地人士涉嫌觸犯同一法律所規定及處罰的私營部門的行賄罪。案件已經移送檢察院處理。

此外,廉政公署接獲舉報,指一名男子涉嫌虛報任職某髮型屋,從而不當取得政府發放的僱員抗疫援助款項。

調查發現,上述男子與另一友人經介紹曾到某髮型屋短期任職,但髮型屋東主在二人離職後卻沒有向財政局作離職申報,並繼續為二人作社保供款。

調查亦發現該髮型屋東主為滿足勞工事務局批給六至八名外僱配額需聘用不少於八名本地僱員的條件,於二○一八至二○二三年期間涉嫌與九名澳門居民存在虛假勞動關係。

髮型屋東主涉嫌觸犯《刑法典》規定及處罰的偽造文件罪。案件已經移送檢察院處理,廉政公署並已經通報勞工事務局和社會保障基金。

上述九名澳門居民基於被申報任職於該髮型屋,因而獲得政府發放僱員抗疫援助款項,而髮型屋亦不當地多收了商戶抗疫援助款項,廉政公署已將情況通報發放實體財政局以及澳門基金會跟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