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人民幣國際化推進意味著國家逐步擴大金融開放

2025-06-07

【香港中通社6月6日電】(記者 譚暢)中國銀行2025年人民幣國際化論壇6日在香港開幕。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論壇致辭時,談及香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三個方向。

陳茂波表示,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市場對人民幣相關計價資產的需要增加。他分享SWIFT數據指,人民幣貿易融資市場佔比升至6%,全球排名第三;但相對於中國進出口貿易佔全球12.5%的份額,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他指出,人民幣的國際化從來不是為了挑戰或取代其他貨幣的地位,有些人以零和博奕思維看待是不必要的。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意味著國家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擴大金融市場的開放,以滿足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需求。

陳茂波指,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國家金融對外開放的試驗田、防火牆,處理全球80%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香港會用好“內聯外通”優勢,把握國家與東盟、中東和其他“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帶來的龐大機遇,為人民幣國際化作出貢獻。香港現在正朝三個方向發展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一是提升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包括持續發行不同年期的人民幣債券,加快將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南向通,吸引更多人民幣資金流入香港市場。二是優化離岸人民幣的金融基建。特區政府會持續優化清算服務及託管系統,並加快推動與內地快速支付系統的互聯,便利資金流動。香港亦積極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的應用場景。三是豐富人民幣投資和風險管理產品,在供給端,特區政府支持金融機構開放更多元化的投資產品及風險管理工具,以滿足市場需要。

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國家高水平金融開放的長期戰略,是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將持續扮演獨特角色,全力建設更豐富多元的離岸人民幣生態,及穩健可靠的基礎設施,為國家高質量發展、全球貿易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發揮更大貢獻。

港去年發行超萬億人民幣債券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許懷志6日表示,去年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已超過1萬億元,較香港整體存款還要多。

許懷志當日出席中國銀行2025年人民幣國際化論壇時,從金融投融資、實體經濟兩個角度,討論人民幣國際化發展,以及香港在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的考慮方向和主要措施。

許懷志表示,香港過去幾年發展迅速。特區政府近日亦發行80億的人民幣“點心債券”,分別有20年及30年期限,非常受投資者歡迎,這對當局來說是很大鼓舞。他透露,最初與銀行進行討論時,提出的建議還是“別發多於5年的債券”;到目前短短四年,已將債券延伸至30年,發展迅速。

從實體經濟方面來看,許懷志表示,近幾年尤其是跨境貿易方面,人民幣的使用迅速增加。過去三年,內地和國際貿易當中,使用人民幣的佔比從15%,增至約30%。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也從2021年的7萬億元,增長至去年的15萬億元。

許懷志指,人民幣的國際使用迅速增加,金融和實體形成良性互動。香港正在互聯互通下努力擴容,擴大人民幣產品,改善人民幣生態系統。金管局和人民銀行之間有貨幣互換協議,香港正利用協議,提供貿易融資的較穩定資金,推動國際使用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