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86號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本澳將參與全運會19競賽12群眾項目
張子軒:會參與籃球及排球項目細節待與體育總會商洽
2025-05-21
【特訊】2025年體育委員會於5月20日十一時假塔石體育館五樓舉行全體會議,介紹全運會參賽籌備情況及全運會爭光計劃等詳情。體育局局長張子軒會後接受傳媒採訪時表示,經分析本澳有條件參與 19個競賽項目及 12個群眾項目,當中細項的具體參與情況待體育總會落實。而被問及本地運動員“被取消”直接參與全運會籃球及排球項目決賽的資格?他回應時指,本澳會參與籃球及排球項目,但當中細項賽事的參賽情況,則需再與體育總會商洽。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今年11月9日在廣東、香港、澳門舉行,包括34個競賽項目及23個群眾項目。澳門賽區將承辦5個比賽項目,即乒乓球(所有組別)、3人籃球(所有組別)、5人籃球(男子18歲以下組)、排球(女子成年組)及空手道(所有組別)。張子軒會後受訪稱,本澳過往集中參加全運會競賽項目,形容今屆參加群眾項目是突破,期望透過今屆累積經驗,檢視不同群眾項目的辦賽情況及水平,為來屆作部署。他又指,本澳運動員早前在群眾賽事定向項目取得全國排名第 10,形容成績不錯。
全運會與格蘭披治大賽車同月舉行。張子軒稱,已協調在大賽車期間,全運會的賽事基本上會在路氹區舉行,而在澳門半島區的賽事會與大賽車錯峰舉行,讓市民旅客同時感受 2項賽事,帶來聯動效應,並為交通出行帶來便利。張子軒又提到,爭光計劃會善用運動員培訓及集訓中心的資源優勢,為運動員提供一條龍服務,包括正拓展由營養師推廣的餐單、交通接送、運動醫學配套等;如果在全運會期間成效好,未來希望拓展至其他大型賽事的備戰工作中。
19個競賽項目及12個群眾項目包括籃球和排球
而對於近日網上有言論指本地籃球運動員期待直接參與決賽,卻被告知取消參賽資格一事,張子軒回應指,本地有條件參與19個競賽項目及12個群眾項目,其中包括籃球和排球。至於各承辦項目中參賽具體情況,以籃球為例,被問到是否3人和5人籃球澳門都有派隊參與,張子軒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需要與總會商洽,希望組織最有競爭力的隊伍出賽。
他又表示,澳門人口基數少,參賽人數規模較小,但參賽機會多,較優秀的運動員有身兼兩個或以上項目出賽的情況,例如籃球運動員兼顧3人籃球及5人籃球賽。對成人籃球隊參賽決定,張子軒指會聽取籃球總會意見再落實。過往賽事甄選上,有不同機會讓運動員按自身水平參與各種合適賽事,如地區賽、青少年賽等,全運會是高水平賽事,讓成熟的運動隊伍挑戰及參與。而現時全運會報名尚未開始,須再落實有關情況。例如若3人籃球賽事派了最好的運動員,其他賽事是否只能派次選的運動員、能否湊夠人參賽,則需再分析。
澳門將參與的19個競賽項目分別為:游泳、田徑、武術、羽毛球、籃球、拳擊、獨木舟、單車、劍擊、足球、高爾夫球、柔道、射擊、乒乓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手球。12個群眾項目:空手道、龍舟、圍棋、象棋、保齡球、定向運動、模型(航空)、毽球、足球、門球、舞龍舞獅、健身氣功。
委員會關注到社區資源下沉方面工作
此外,為促進本地體育人員參與國際事務,以及提升本地裁判的專業性,以推動參與更多大型體育賽事的執法工作,提升澳門國際體壇的影響力,體育局會主動定期向體育總會收集在國際體育聯會中擔任職務的總會人員和在國際賽事中擔任裁判的人員名單,為相關人員提供培訓課程,並全額支持有關經費開支。
委員會亦就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尤其關注到社區資源下沉方面的工作;亦有委員關注運動員的支援及訓練計劃,以及外出參賽的培訓機會等。多名委員均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
出席會議的還包括體育局局長張子軒,代副局長李詩靈、莫子恆,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黃嘉祺,市政署廳長蘇凱慈,公共建設局廳長黃昭文,體育委員會委員陳澤武、張貴洪、周曉彤、鄭國恆、趙文杜、馬兆祥、何偉權、賴百齡、李柱坤、老傑龍、何比道、黃家豪、歐陽善盈、鄺鍵濠、林錦雄、李家賢、陸南德及潘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