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65號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防火漏洞與重生之路
2025-04-25
【特稿】澳門祐漢第二街小販區日前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十二個攤檔,也燒出了隱藏多年的暴露出小販區電力設備老化、防火措施不足的結構性問題。從2010年祐漢二街首次火災,到2023年筷子基小販區大火,再到今次悲劇重演,公共安全如何擺脫「火劫循環」,成為社會亟待解決的課題。
火舌吞噬的不只是貨物,「剛進的春裝全燒光了,連收銀機都熔成一團。」在祐漢經營成衣攤檔二十年的阿姨,望著焦黑變形的貨架聲音哽咽。這場發生在4月深夜的火災,因電線短路引發,火勢在木質攤位間急速蔓延,最終吞噬十二個攤檔。受災攤販多為經營成衣、五金、海味的中老年檔主,他們將畢生積蓄投入小本生意,如今貨物化為灰燼,部分人更因提前支付貨款而背負債務。
為避免悲劇重演,市政署痛定思痛,推出多項嚴格的防火措施。從短期來看,將在祐漢小販區實行“收檔關總掣”制度,每日營業結束後關閉小販區總電源,從源頭上杜絕因個別攤檔漏電引發火災的風險。並且,這一舉措將逐步推廣至澳門其他小販區。此外,市政署將加強巡查執法力度,對一年內違規行為超三次(包括違反防火指引)的攤檔,依法取消准照,以嚴格的執法倒逼攤檔經營者重視防火安全。同時,市政署還計劃聯合消防局,定期為小販們開展防火講座和演練,提升大家的防火意識和應急能力。
夾縫中的小販經濟何去何從?火災暴露的問題,實則是小販經濟在現代城市中的生存困局。隨著超市與電商崛起,傳統攤販營收逐年萎縮,七成攤主月收入不足萬元。為壓縮成本,多數人選擇夜間將貨品堆置攤位,卻無力購置防火保險櫃。「我們知道有風險,但租不起倉庫啊!」鞋類攤主王叔道出無奈現實。這種「風險生存」模式,在市政署「三次違規取消牌照」的強硬規定下愈顯脆弱。
站在焦黑的祐漢二街,新掛起的「嚴禁超載用電」標語在風中晃動。這場大火燒出了一個尖銳問題:當城市追求光鮮亮麗的旅遊形象時,是否遺忘了支撐市井煙火的基礎安全?澳門現存八百多個持牌小販,他們既是城市記憶的守護者,也是城市治理的試金石。
回顧澳門小販區近年來的火災歷史,警鐘長鳴。此次祐漢小販區火災,既是一場災難,也是一次契機。澳門各方力量正齊心協力,一邊幫助受災小販重建,一邊織密防火安全網,期待在未來,小販區能重現往日的熱鬧與煙火氣,同時不再受火災陰霾的籠罩。
**逸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