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園座談施政意見讚回應社會民生需求

2025-04-23

【特訊】特區政府日前發佈《二〇二五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下稱:《施政報告》),為收集居民的施政意見,共建好家園協會在水坑尾婦聯大廈二樓禮堂舉行時政座談會。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黃潔貞與參會者探討《施政報告》的重點及收集意見,就教育師資、金融經濟、城市工程規劃、社會服務等議題進行積極建言交流。

黃潔貞認為《時政報告》高瞻遠矚又腳踏實地,切實回應社會民生需求,出台一系列惠民措施,精準幫扶“一老一少”及弱勢群體,牢牢兜住民生底線;又聚焦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澳琴一體化,增設“青年大灣區就業計劃”,提供補助為拓展青年就業空間提供更大支持,助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完善治理體系方面,以更大決心深化公共行政改革,着力提升特區效能,推動良政善治。期望社會各界在行政長官的帶領下,將施政報告內容轉化為特區發展的務實舉措,共同為解決社會深層次難題出謀獻策,共建澳門美好家園。

有教育界的與會者認為少子化對非高等教育衝擊很大,今年適齡入讀幼兒教育的學生約四千名,較去年減少六百人,直接影響開班數量和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建議當局從教育公平角度出發,因應社會實際情況降低小班制人數的上下限,緩解學校的收生壓力;亦加強對前線教師的培訓,為符合資格的教師調配到不同教育階段的轉任提供保障,穩定教師隊伍。

有工商界的與會者表示,本澳金融部門以監管為主,建議政府成立專門推動現代金融發展的部門,參考內地小範圍容錯試錯機制,推動金融業界發展。在盤活社區經濟方面,餐飲業和零售業仍面臨失業潮,建議政府針對性派發消費券或優惠券,以少量多次的方式來促進社區消費。

有工程界的與會者認為《施政報告》未提及未來幾年的工程項目,影響工程人員的就業問題,亦未在立法規劃上對與工程界相關的法律,例如樓宇結構、工程等法律進行修法,有關法律已難以適應現今社會發展。建議政府未來推動建築界法律修法工作;落實分區詳細規劃,明確各區發展方向;推動都市更新和樓宇翻新,改善城市形象;善用閒置土地資源,興建市民休閒設施。

有社服界的與會者表示,《施政報告》雖調升養老金,但仍建議政府要持續提升養老金,未來更需要研究多渠道增加社保收入及推動公積金制度,為居民養老提供更完善的保障。亦關注心理健康問題,建議政府增加對需輪班工作的雙職家庭的支援,增加學校心理輔導員數量,及時處理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亦有其他與會者就醫療、人口老齡化、中小企轉型、青年實習、職業培訓等議題提出意見,現場討論氣氛熱烈。出席活動者包括:共建好家園協會副理事長馬耀鋒、呂綺穎、梁美玲、吳少蘭、何軍恆、陳曉雲、歐陽月勝,秘書長岑耀昌,副監事長曾紀川、劉智丹,副秘書長歐秀珊、陳曉婷及一眾理監事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