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已諮詢相關部門及團體意見

公建局:兩湖方案合法規要求

2025-04-21

【本報訊】保護荔枝碗船廠片區(法定文物)的行政法規列明必須「維持水體特徵;維持自然環境特徵」;政府則準備在對開水域築起防洪高牆,荔枝碗將會由現時面向海變成面向湖,連議員都認為明顯抵觸規定。公建局表示,已確保方案符合法規要求;方案設有換水閘門,調節湖內外水體交換,維持水體特徵。

「路環西側防洪排澇工程」將於短期內動工,範圍包括路環十月初五馬路、船人街、路環碼頭及荔枝碗船廠一帶;簡單而言,這個簡稱「兩湖」方案的項目就是在對開水域築起高牆。

保護荔枝碗船廠片區(法定文物)的行政法規列明須「維持水體特徵;維持自然環境特徵」。議員林宇滔早前在書面質詢提出,「兩湖」方案荔枝碗段的防洪堤將把對開水體由現時的「海」變成將來的「湖」,違反上述兩個規定,當局在規劃工程時有否諮詢文化局的意見?

公共建設局局長林煒浩回覆時表示,政府根據《防災減災十年規劃》開展路環西側防洪(潮)排澇工程總體方案的研究及編製工作;經徵詢各相關部門、團體、居民及內地相關部委意見,最終採用離岸建設防洪堤。在荔枝碗段方面,主要考慮到避免在近岸設置防洪堤,將更好保護片區的向海景觀和文化建築風貌,並確保風暴潮期間有效抵禦海浪衝擊,保護船廠遺址及周邊房屋。

林煒浩又提出,方案已經參考保護荔枝碗船廠片區的行政法規,並諮詢相關部門意見,以確保符合法規要求。根據方案,防洪堤將設有換水閘門,以調節湖內外水體交換,維持水體特徵。

另外,林宇滔提出,由於荔枝碗船廠片區與路環市區的地形及居住情況有所不同,加上已活化船廠的混凝土地台已經高於水平線,可發揮一定的擋水作用。

他問:當局會否將防洪圍堤的工程分段進行,優先開展路環居民急需的十月初五段圍堤的建設,而暫緩荔枝碗段的防洪堤建設,並盡快考慮於荔枝碗段改用其他工程量更少、工期更短的防洪建設,例如簡單為船廠以東的民居小區建防洪牆等方案?林煒浩沒有就此回應。公建局網站顯示,工程已經直接判給南光(集團)有限公司,超過五億六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