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第三方研增產假

2025-04-16

【本報訊】在回應少子化問題時,行政長官岑浩輝表示,將會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研究增加產假,以及透過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推動開展修改年假工作的研究。他又重申,特區政府很重視少子化及鼓勵生育,希望完善整個支援政策,能做多少做多少。

議員黃潔貞在發言中提出,希望政府透過組合權方式,支持養兒、育兒。

本澳出生率越來越低,岑浩輝回應中指,特區政府很重視少子化問題及鼓勵生育政策,在支援政策上,增設育兒津貼,料有一萬一五千多名嬰幼兒受惠,開支約二點七億元,另外,調升出生津貼至六千五百元,並指:「如社會環境好,育兒措施會考慮再調整」。

對有意見質疑育兒津貼的年齡分界線設定問題,他指:「三歲以後便進入非高等教育網」,兩者之間有銜接,認為該政策是公平的。並將會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研究增加產假,以及透過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推動開展修改年假工作,將之法定化,「政府該決定就決定」,進一步優化該兩項假期。

岑浩輝又指在公共醫療體系中,孕產婦、嬰幼兒有相應的免費醫療,認為免費醫療系統上對婦、幼的支援是足夠的。另一方面,會研究公屋政策,在房屋供應範疇作出調整,讓(經屋)能因應家庭成員的變化,予以轉換。希望達至鼓勵增強年輕人做父母的意願,讓社會均衡發展。

他另指,由於統計中將在澳居住及工作的適齡女性均納入統計之中,導致影響出生率的統計,他提出希望剔除有關人口,令出生率統計更精準地反映本地出生情況。

他在回應議員馬耀鋒有關少子化影響到學校的資源投入時表示,回歸後,本澳在教育上投入非常多,比回歸初增加十倍多,今年為例投入約一百四十億元,當中九十六億元為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和教育基金的預算。他重申,教育是特區發展的根本,除非環境非常惡劣,否則免費教育不會倒退。面對學校因少子化在辦學上的影響,政府只能在引導、教育資源投放中著手,以提升教育質素,私校需要因應自身情況而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