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面對本澳煙草產品使用情況

2025-04-03

【特稿】衛生局早前發佈的《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跟進及評估報告2021-2023(下稱報告)中指出,《控煙法》生效前相比,澳門15歲及以上人口的煙草和相關產品使用率下降了三成一,而且認為,《控煙法》執行情況理想,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要求,以及提出對俗稱火車頭和以及新型煙草或非煙草製品等問題作出分析。筆者認為,近年青少年吸食電子煙的情況值得關注外,部份控煙範圍內吸食煙草產品的情況也需要深入作出關注,避免有人故意規避。

2023年澳門15歲及以上人口的煙草和相關產品使用率為11.6%(其中捲煙11.2%),相對下降了31.4%(其中捲煙32.4%),達致世界衛生組織倡議的在2025年將當地煙草使用率相對減少30%的控煙目標。另外,澳門13至15歲青少年傳統煙草(不包括電子煙)使用率亦由2010年的9.5%逐步下降至2021年的3.8%。衛生局認為,數據充分說明,在特區政府領導和全民參與和努力下,《控煙法》對本澳的控煙工作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亦認為《控煙法》執行情況理想,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要求。不過,社會上仍存在著不少報告未有反映的情況,例如在控煙範圍內,以夜間消費場所為主,如酒吧、餐飲場所,有顧客在店內吸食煙草產品,有關情況有時店方有勸止但無效、亦有部份店方視而不見;不論是因為不想麻煩和得失顧客而存在縱容的情況,兩者都有損店員、同場客戶的權益,令《控煙法》的存在形同虛設,過去,亦經常有市民反映在控煙範圍依然有人違法吸煙,撥打舉報熱線只能起到下次巡查的作用,雖然可以向當值警員反映,但反映出在《控煙法》機制在即時性方面存在不足,多年來也未能大有改善,正因為如此,令違規吸煙、故意規避情況多年來無法杜絕,對於上述情況,必需要加強巡查和打擊,嚴格落實於室內公共場所和部分室外公共場所禁煙,保護居民免受二手煙的危害並降低了本澳人口的吸煙率

另一方面,坊間對俗稱火車頭的邊行邊抽煙的情況有較大意見,相關報告中則指出,研究在部份景點設指定吸煙區,到底這是否能改善到火車頭的情況?有待未來落實後觀察,但可以反映出,居民普遍對控煙的要求已經提升至在公共地方不想受到煙草危害的程度,所以,在控煙和打擊違規工作上,仍有需要加強的空間,包括火車頭、戶外公共地方等,這些未有被納入控煙範圍的空間,現階段唯有靠居民的自律,避免影響到他人,這方面工作需要透過宣傳,令有吸食煙草習慣的群體做到自律、配合,達至免影響他人和提升《控煙法》的成效。

報告中雖然指出,本澳13至15歲青少年傳統煙草(不包括電子煙)使用率由2010年的9.5%逐步下降至2021年的3.8%,但坊間有反映青少年吸食電子煙情況有增加,近期所見,部份中青年群體 (20多至30多歲)也有吸食電子煙的情況,對於電子煙的情況,當局也需要作出深入的研究和作出相應對策,勿忽略這隻猛虎。

日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