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46號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東亞運大馬路將建雨水泵站
五十秒 能抽清一標準泳池水
2025-04-03
【本報訊】運輸工務司將鄰近氹仔東亞運大馬路的兩幅地塊撥入國家公產。市政署則同步為「氹仔舊城區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 - 第一期」啟動公開招標競投,將在剛剛撥入國家公產的相關地塊新建雨水泵站及箱涵渠。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昨日刊出第17/2025號運輸工務司司長批示,將兩幅位於路氹填海區(路氹城),鄰近東亞運大馬路的地塊撥入國家公產,面積分別為九百三十六平方米及二百六十七平方米,批示今日生效。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也刊出市政署為「氹仔舊城區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 - 第一期」啟動公開招標競投的公告,施工地點與上述運輸工務司司長批示所列明的地塊相關,即鄰近氹仔東亞運大馬路與東亞運海濱街交界之陸地。
工程招標總承攬期不得超過四百八十日曆天
市政署的公告列明,將於氹仔鄰近東亞運大馬路箱涵渠出水口之陸地新建雨水泵站及箱涵渠,連接東亞運大馬路原有箱涵渠,以提升氹仔舊城區的排澇效能。總承攬期不得超過四百八十日曆天。
標書之評審標準及其所佔之比重:工程總造價(百分之五十五),合理工期(百分之十五),對類似工程之經驗(百分之十),材料質量及貨期(百分之十),僱用澳門本地勞工比率(百分之五),職安健狀況記錄評分(百分之五)。
有關計劃已向兩諮詢會介紹
市政署亦發出新聞稿介紹,為緩解氹仔舊城區大暴雨時容易水浸之情況,巿政署有序開展氹仔舊城區排水改善計劃,首階段東亞運大馬路雨水泵站建造工程招標,新雨水泵站將加大排水效能,紓緩區內水浸情況。有關計劃早前已分別向市政諮詢委員會及社區諮詢委員會作介紹。
市政署提出,氹仔舊城區屬低窪地區,市政署雖已持續對渠道管護疏通,但當遇到持續大暴雨及潮位高時,望德聖母灣大馬路至東亞運大馬路整條雨水箱涵處於滿水狀態,即使現有下水道正常暢通,雨水仍無法有效排放。
為加大排水能力,市政署將於東亞運大馬路與東亞運海濱街交界,靠近單車徑之地段,新建佔地約五百平方米之雨水泵站及新雨水箱涵渠,泵站設有八台水泵,抽水能力每秒三十七點六立方米,相當於約五十秒能抽清一個標準泳池水量。市政署揚言,以上設施有助提高望德聖母灣雨水箱涵及氹仔舊城區,在潮水高位及強暴雨時的排雨水效能。
市政署又表示,東亞運大馬路雨水泵站範圍不涉及佔用道路及現有單車徑,料工程期間對交通影響較低。隨著計劃開展,下階段將計劃於氹仔運動場一角建造小型雨水中繼泵站,以分擔現有排角雨水泵站的壓力,加快排雨水,預計亦將於今年內啟動招標程序。
另外,《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刊出第16/2025號運輸工務司司長批示,將兩幅位於澳門半島,鄰近孫逸仙大馬路的地塊撥入國家公產,面積分別為五萬九千七百二十九平方米及二百五十四平方米,批示今日生效。
以上地塊即澳門旅遊塔周邊及附近的沿海地段,市政署現正進行澳門半島南岸海濱綠廊第二期(嘉樂庇總督大橋以西至融和門)的第一區工程,將於今年第三季竣工。第二區預計約於今年第一季動工,第四季完工;第三區預計於今年第一季進行公開招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