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認真研判未來經濟形勢政府要量入為出

2025-04-02

經財司長戴建業指政府密切關注月均賭收未達二百億元之預算情況。(資料圖片)

中總昨舉行二零二五澳門工商業座談會

【本報訊】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昨表示,當前國際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全球經濟發展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澳門作為高度開放的外向型微型經濟體,難以獨善其身。同時,旅客人均消費卻按年減少百分之十四點六,降至二千一百五十七元,而且全球經濟復甦出現了不平衡的現象,為本地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此外,今年首三個月,澳門幸運博彩毛收入為五百七十六點六億元,按年基本持平,仍未達到每月平均二百億元的預算水平,本年度財政收入或未如預期樂觀,必須認真研判未來經濟形勢,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審慎理財。

中華總商會昨假該會舉行「二零二五澳門工商業座談會」,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中華總商會會長崔世昌、理事長馬志毅等出席,多個行業代表出席,探討當前的經濟形勢,另有四十六個商會團體會員、工商團體提交書面發言,反映行業經營情況及提出建議。

戴建業於座談會上發言中表示,澳門經濟形勢總體平穩,但面臨不確定性,需審慎應對。其中,今年以來,受惠於中央的惠澳政策,包括珠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別實施赴澳門旅遊“一周一行”及“一簽多行”,澳門入境旅客數量持續增長。今年首兩月,澳門入境旅客總數為六百七十九四萬人次,按年上升百分之十點四,其中國際旅客增長百之十九點五;酒店業場所客房平均入住率上升至百分之九十點七,較去年同期提高了五點二個百分點。就業市場方面,最新一期本地居民失業率為百分之二點三,保持在較低水平。去年全年通脹率為百分之零點七四,物價整體保持平穩,去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四千零三十三億澳門元,按年實質增長百分之百點八。然而,當前國際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全球經濟發展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澳門作為高度開放的外向型微型經濟體,難以獨善其身。同時,在特區政府積極拓展客源的基礎上,旅客的消費模式和觀念發生了較大轉變,雖然去年全年旅客總消費達到七百五十三點六億元,按年增長百分之五點八,但旅客人均消費卻按年減少百分之十四點六,降至二千一百五十七元,而且全球經濟復甦出現了不平衡的現象,為本地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此外,今年首三個月,澳門幸運博彩毛收入為五百七十六點六億元,按年基本持平,仍未達到每月平均二百億元的預算水平,本年度財政收入或未如預期樂觀,提出必須認真研判未來經濟形勢,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審慎理財。

二零二五工商座談會

戴建業表示,特區政府一直從財務支援、拓客引流、促進消費、升級轉型等多個方面,支持中小企業持續經營、創新發展和提升經營能力,同時着力優化社區營商環境,為不同社區注入活力。今年以來,特區政府持續推進以上工作,並因應最新形勢與時俱進作出優化,此外,透過推行一系列稅務優惠政策,減輕企業的財務負擔。在拓客引流方面,特區政府持續透過舉辦多項特色社區活動,以及佈局大型裝置等,迎合現時消費者喜愛打卡種草的趨勢,打造旅遊亮點,拓客引流促進消費,藉此吸引居民及旅客走進社區打卡消費。在促進消費方面,先後推出“周末北區消費大奬賞”、“全城消費大奬賞”和“社區消費大獎賞”活動,持續促進消費,帶動社區經濟活力;又推出“三層式"方案,支持特色店、特色老店和百年傳承店等,期望更好地發掘及提升商戶的品牌價值,推廣展示澳門獨特的社區魅力;以及推出多項電子和數字化資助計劃,適時優化現有政策舉措,希望能讓更多本澳中小企業受惠,進一步激發社區經濟活力,支持澳門各行各業實現更高質量與可持續的發展。

崔世昌致辭時表示,面對外部經濟壓力加大等複雜形勢,去年本澳經濟在服務出口的帶動下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整體經濟規模回復至二零一九年的 百分之八十六點四水平。然而,近年本澳消費模式有所轉變,北上消費、電商平台包郵到澳、平替消費、消費降級等疊加因素,商戶要不斷適應居民消費需求升級而各出其謀。他建議,推動“四新”產業發展,助力澳琴一體化,深度對接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推進國家加快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又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投資於人”,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支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因此,建議政府響應國策,聚焦居民所需,把更多資源“投資於人”,特別是育兒、教育、醫療和養老等民生領域,從而減輕居民負擔,釋放消費潛力。

他表示,中總將繼續配合政府做好經濟發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呼籲各界迎難而上,並冀政府推行更多支持和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的措施。

澳門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潔在航空業發言中指,受普惠發動機普遍性故障、市場競爭加劇及票價快速下滑等因素影響,該公司仍然處於較大幅度的虧損狀態。同時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經營壓力上升、澳門機場改擴建的影響、缺少專業人才和受澳門外勞政策和配額限制等問題。建議在航空相關的服務性收費方面參考內地,特別是珠海競爭情況進一步予以降低和優惠,以此增強澳門民航業在大灣區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