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24號
2025年03月08日
星期六
團體望政府再推措施助婦女
2025-03-08
【本報訊】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工聯婦女委員會及聚賢同心協會聯合開展的「二零二五年婦女生活和就業狀況調查」中指出,近八成受訪者在經濟復甦階段收入未有改變甚至有減少,反映疫後就業環境未有改善;另有七成三受訪者對就業前景感到憂慮,受訪者希望政府能夠推出新一輪經濟援助措施和令本地人就業有改善,以減輕經濟壓力。
該調查於今年一至二月進行,受訪者為十八歲以上澳門婦女,收回九百七十份有效問卷。工聯副理事長兼立法會議員李靜儀、工聯副理事長兼婦女委員會主任梁銘恩、婦女委員會副主任何玉貞,以及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員蔡靖瞳昨出席新聞發佈會並介紹有關內容。
調查中,有六成七受訪者需要照顧長者及未成年子女,另有六成八受訪者認為生活壓力大或很大,主要來源於經濟狀況、照顧子女或長者、健康狀況及家庭關係等。另外,有近八成受訪者表示在經濟復甦期間,收入沒有變化或減少。而受訪者主要開支來源於日常飲食、水電媒費、子女養育、交通、醫療、房貸等。以及有六成八受訪者感到工作壓力大及很大。也有七成三受訪者對就業前景感到非常或比較憂慮。
由於受訪者面對不少經濟壓力,所以,有近九成受訪者希望政府推出新一輪經濟援助、保障本地人就業的措施,包括希望增加休假休息保障、創造更多就業和職業發展機會。
就調查顯示,七成七受訪者的主要生活壓力源於「經濟狀況」,李靜儀建議,政府應高度關注居民經濟壓力,優化各項惠民措施,如現金分享計劃、消費券發放、水電補貼、醫療券等,通過這些直接有效的方式,支援居民應對經濟挑戰,提升生活品質。她又反映,不少女性反映,全職母親再就業、中高齡就業上有困難,故此,坊間關注本地人就業問題,希望可以透過培訓及就業激勵補助措施等,提升本地人就業空間。另希望,檢討《勞工法》中僱員的多項有薪假期, 如年假、產假、男士有薪侍產假。她建議,政府今年應積極啟動研究有目標性地逐步提升產假日數,以及檢視《勞工法》中僱員的多項有薪假期的調升,考慮增加年假、強制性假期天數;另建議,將保障本地居民優先就業作為長期重點,為有潛力行業制定本地人才聘用和晉升指標,開展多元化培訓,助力包括女性在內的僱員職業發展。
在鼓勵生育政策方面,受訪者普遍認為,延產假、提供津貼、托育補助、住房加分等措施頗具吸引力。梁銘恩呼籲特區政府,進一步完善生育相關政策,如增加男性侍產假天數、立法保障女性哺乳時間,減輕婦女和家庭生育負擔。同時,應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優化兒童遊樂設施,營造利於兒童成長的家庭和社會氛圍。何玉貞提出,要提升托育品質與效率,增建多元化社區兒童中心與親職服務單位。長者照顧服務方面,何玉貞建議,優化照顧者津貼,擴大社會服務支援體系覆蓋範圍與可及性,加強宣傳使照顧者和長者正確認識社區非院舍式照顧及輕度支援服務。健康服務與心理關懷領域上,要深化政府與民間組織、醫療機構協作、優化上門照顧、陪診及家居護理等社區支援服務,關注照顧者心理健康,開展諮詢、輔導及支援小組活動,為婦月減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