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22號
2025年03月06日
星期四
文脈尋蹤廿五載藝海觀潮正當時
澳門當代藝術文獻特展順利閉幕
2025-03-06
【特訊】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由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提供學術支援的藝術文獻特展《觀潮——澳門當代藝術25年》自2024年11月14日在珠海金灣藝術中心盛大啟幕以來,吸引粵港澳大灣區藝術愛好者、學者及市民參觀。截至2025年3月2日閉幕,累計吸引逾萬人次觀展。閉幕前日逾150名藝術愛好者前往觀展,在45組跨媒介創作與300餘件圖書館珍貴的藝術文獻館藏中,觸摸澳門藝術發展的時代脈搏。
在澳科大圖書館藝術文獻專區,人文藝術學院吳衛鳴教授以「潮起濠江」為題梳理澳門藝術社團發展史,詳盡介紹了「澳門文化體•現代畫會」成立宣言原件等故事、重點解讀了其老師繆鵬飛1986年創作的混合媒材五聯畫《足跡》,指出用中國書法表達現代藝術的韻味。策展人裝置藝術《不斷》作者朱焯信先生也帶來特別導覽,詳盡為學生介紹了石頭公社、全藝社、牛房等藝術社團的澳門記憶。
放置於展廳中央的「觀潮海報塔」吸引眾多目光,7米高的環形裝置集合1999年首屆澳門雙年展、牛房、婆仔屋藝術空間手繪海報等文獻。在三樓現場,學生們尤其關注展覽的「澳門主要現當代藝術社團事件紀要牆」。人文藝術學院的李同學表示:「學到很多關於澳門當代藝術發展的線索和優秀作品。」方同學感歎:「這次展覽非常詳細的介紹了澳門當代藝術領域的重要人物作品、代表性展覽和相關機構的研究資料,實在讓我收穫很多。」
為配合展覽,澳科大圖書館特別出版《潮起濠江——澳門當代藝術文獻集》,收錄石頭公社行為藝術記錄、牛房倉庫策展手劄等獨家檔案,文獻集首次系統梳理近四十年澳門藝術團體發展史料,未來將持續開放館藏助力學術研究。
此次藝術探訪熱烈持續三小時,不少學生在展廳留下觀感:「從社團章程細節讀懂文化自覺」「在顏料裂紋中發現歷史質感」。正如展覽前言所述——「藝術文獻與當代創作產生共振,歷史的潮聲終將匯成未來的巨浪潮汐往復處」。學生們透過展覽深度對話歷史與當下,既培養了以藝術解讀社會的審美眼光,也建構起以人文關懷回應時代的思維坐標。澳科大圖書館以文獻為橋、以展覽為媒,將「立足澳門、輻射灣區」的文化自覺,轉化為滋養新世代藝術理解力的豐沃土壤,讓人文精神與創造力在灣區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