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21號
2025年03月05日
星期三
中國反制美加征關稅 學者:『克制』『精准』
2025-03-05
【香港中通社北京3月4日電】:當地時間4日,美國對華新加征關稅正式生效,中國宣佈多項反制措施。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大會發言人婁勤儉當天表示,中方絕不接受施壓和威脅。中國學者指,中方此次對美反制措施相對“克制”“精准”,同時兼顧了反制效果。
婁勤儉是在4日中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做出上述表示的。當天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開幕,2025年全國兩會正式開啟。輿論認為,中美經貿問題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關鍵議題之一。
截至記者發稿,中國已發布多項對美反制措施,包括從3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產品分別加征10%、15%關稅,將15家實體企業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將10家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并採取處理措施,對自美國進口相關光纖產品發起反規避調查,暫停進口美國原木,暫停美國3家企業大豆輸華資質等。同時,中方還發布了《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管控》白皮書。
相較於美國對所有中國輸美的產品進一步加征10%關稅,中國并未完全“對等”回擊,僅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產品進行反制。一位研究中美經貿關係的北京匿名學者指,中方的反制舉措相對“克制”“精准”,同時兼顧了反制效果。
“很難理解,美國為什麼抱著一個已經沒用、過時的工具反復來用?”上述學者質疑美對華新加征關稅政策的效果,并認為,美國此舉不顧現實情況,其效果或大打折扣,最後也將走向失敗。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認為,美國打貿易戰對中國發展雖有干擾,但無法阻止中國崛起大勢。近年來,中國出口在世界上的份額繼續保持穩定并有所提升,半導體、造船、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在卡脖子領域的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中國經濟的總體競爭力和韌性都有所增強。
崔凡繼指,中國經過這幾年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努力,已將自身調適到一個風險相對可控、政策空間相對充足的狀態,能够應對外部環境的大風大浪。
婁勤儉表示,當前,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更要看到,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他強調,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他表示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
受訪學者均對中國經濟抱有信心,但也提示“不能掉以輕心”。他們認為,一方面,中國強調底線思維,并不會因各種可能性的外部衝突改變現在的新發展格局,亦不會擾亂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中國經濟的部署;另一方面,可預見的是,美國對中國的打擊或將更多,中國需提前做好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