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20號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
劉結一:中國經濟長期向好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變
2025-03-04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劉玥晴 陳天浩)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劉結一3日在北京表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佈會當天在北京舉行。劉結一在發佈會上說,2024年,中國經濟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34萬億元人民幣,增速達到5%,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中國經濟正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航道穩健前行。
劉結一表示,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中國經濟運行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消費需求仍然不足,一些領域風險隱患仍待化解。但更要看到,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比如,我們有顯著的制度優勢;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新型消費潛力加快釋放;有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優勢,製造業規模連續15年居世界首位。中國經濟的巨輪,從來都是在劈波斬浪中揚帆遠航的。”劉結一說。
劉結一介紹,經濟議題歷來是全國政協履職的重點方向。一年來,全國政協圍繞一系列重要經濟議題積極建言獻策,助力經濟回升向好,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
劉結一談新質生產力發展:
人工智能開源大模型引世界熱議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劉玥晴 陳天浩)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劉結一3日在北京表示,2024年,中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深融合,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新質生產力收效顯著,經濟發展向“新”而行、以“質”致遠。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佈會當日在北京舉行。談及過去一年中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成效,劉結一說,一系列科技成果接連亮相,一項項“黑科技”閃亮登場。
他說,傳統產業追“智”逐“綠”,智能裝備快速普及。全球189家“燈塔工廠”中,中國佔79家,其中近半數來自鋼鐵、食品等傳統產業。
劉結一說,新興產業方興未艾,未來產業佈局蓄勢。人形機器人上“春晚”扭秧歌,無人機飛夜空放“賽博煙花”,人工智能開源大模型引發世界熱議。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9%,工業機器人裝機量佔全球過半。新質生產力發展生機勃勃。
劉結一表示,全國政協將持續發揮自身優勢,讓新質生產力釋放出更加強勁的動力。
談及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劉結一說,中國具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昇至第11位。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開啟新征程。
他說,全國政協聚焦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持續發力,為優化科技人才結構、強化戰略人才力量、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能力等協商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