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哪吒』成影史冠軍 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引熱議

2025-02-10

連日來,隨著電影《哪吒2》火爆上映,不少市民來到四川成都交子大道的哪吒雕塑前打卡拍照。 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2月9日電】 《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上映僅9天便登上中國影史票房榜首,帶動《哪吒》系列成為首個動畫電影百億IP、中國影史系列電影票房冠軍。中國動畫電影的前景如何,引發輿論關注。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2月8日,《哪吒2》票房(含預售)突破70億元人民幣。因電影在春節檔期上映,不少縣城電影院被盤活,“過道都擺滿了板凳”;在社交平台,經典台詞、劇情解析、“IP”形象二創刷屏,“電影統一了三代人的審美”。

《哪吒2》脫胎於中國經典神話《封神演義》,講述了一個“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的奇幻故事。它並不是春節檔唯一的經典“IP”再創作或動畫電影,為何能造就票房神話?

“人民日報評論”稱,存於膚表的“煙熏妝”,嘶吼出口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的形象鮮明而立體。雖為魔丸但心存善念,面對強權無懼嘗試,“某種意義上,哪吒是我們共同的名字”。

除了新奇的劇情、幽默的台詞和全面的角色刻畫,不少網友發現,《哪吒2》較第一部包含更多傳統文化元素。比如兩個小角色章魚和鯊魚將領,融入中國傳統紋樣雲紋、火焰紋,視覺設計融入道家文化等。

近年來,從《白蛇:緣起》到《雄獅少年》,從《長安三萬里》到《哪吒2》,這些“叫好又叫座”的動畫電影凝聚眾多關於傳統神話、歷史故事的思考。學習強國評論認為,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傳統文化和神話故事不再是裝點外在的元素和標籤。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昇和民族自信的增強,這份對於自身傳統文化的熱情在文藝工作者們心中重新被喚醒。

光明網評價,不論是爆火的遊戲《黑神話:悟空》還是電影《哪吒》,表面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感召力、影響力持續擴大,背後卻是中國電影工業化、遊戲產業工業化,乃至中國整個文化產業數十年如一日“日拱一卒”的扎實發展。“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熱血的台詞,也恰好暗合了中國動畫產業從作坊式創作走向標準化工業的華麗轉身。

上海南翔鎮出動畫設計、四川企業參與動畫製作......《哪吒2》由各個地方的138家動畫公司托舉,“一個鏡頭修改了20多版”。微信網友評價,“我們年輕人對中國文化有極大的認同,也樂意為此買單,希望中國動畫有更多這樣的作品,五年、十年,都可以等。”

據封面新聞報道,中國現存動漫相關企業約682.46萬家,超八成動漫相關企業成立年限在3年以內。曾經以“代工”為主的中國動漫業,也走上“原創技術輸出”之路。

不到一周後,《哪吒2》將從大洋洲、北美市場開始上映。有網友發布搶票視頻顯示,目前預售情況火爆。中國動畫能否再創造商業奇跡,留待市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