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幣政策現新提法 如何理解『支持性』?

2024-10-15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 夏賓)中國央行14日發佈的最新金融數據,出現趨穩回升態勢。這與央行的增量貨幣政策陸續落地關係密切。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在今年的陸家嘴論壇上首次提出“支持性貨幣政策立場”;9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葡語國家中央銀行及金融家會議上,潘功勝再次明確,中國央行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

按照潘功勝的解釋,今年全球通脹高位回落,但仍有較強黏性,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總體上還保持著高利率和限制性的貨幣政策立場。相對而言,中國的貨幣政策立場是支持性的,旨在支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對於中國貨幣政策的新提法,究竟該如何理解“支持性”?權威專家解讀稱,潘功勝所提支持性的貨幣政策,是與國際上限制性的貨幣政策相對應的,表明中國的貨幣政策在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這與穩健的貨幣政策提法也是不矛盾的。”

上述專家表示,應看到,在內需增長放緩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能真正體現“支持性”成效,促進經濟平穩運行;若經濟下行壓力緩解,貨幣政策也會回歸常態。“宜松則松,宜緊則緊”,本身也是政策穩健的體現。

業內人士指出,從本輪政策調整看,抓住了房地產、資本市場兩個關鍵點。市場普遍認為,本輪房地產市場調整持續時間較以往長,市場信心持續偏弱,影響經濟運行。

從今年的貨幣政策操作看,央行著力推動各方面達成共識,抓好房地產市場這個關鍵點,5月優化住房信貸政策,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推動存量商品房去庫存;9月進一步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延長部分房地產金融政策實施期限。前期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房地產市場已有積極反應。

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也是市場信心的集中表現,近期,中國央行還創設了兩項結構性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業內人士表示,一系列政策出台後,股指出現回升,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

此外,貨幣政策也更加註重支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結構轉型,實體經濟需要的貨幣信貸增長發生變化,貨幣政策更加聚焦於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盤活低效存量金融資源,著眼於金融“五篇大文章”發力,持續優化信貸結構。

業內人士稱,從央行今年以來的多次公開表態看,貨幣政策整個調控思路適應形勢變化而轉變。

潘功勝多次表示,將維護價格穩定、推動價格溫和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引導金融機構科學評估風險,約束對產能過剩行業的融資供給,更有針對性地滿足合理的消費融資需求;同時,要發揮政策合力,深入實施消費驅動戰略,推動供需匹配。

上述人士稱,總的看,在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的大背景下,未來有效內需的挖掘,尤其是促進擴大消費需求方面,貨幣政策也會和其他宏觀政策共同努力,加力支持經濟實現供求的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