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青年人的精神健康亮起紅燈
2024-10-11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10月10日訂為「世界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希望喚起不同人士對精神健康的關注。根據衛生局澳門自殺死亡監測結果顯示,本澳今年第二季錄得共22宗自殺死亡個案,年齡介乎12至76歲,自殺死亡的原因主要與精神病、賭博或財政問題有關。
焦慮症和憂鬱症是全球最常見的精神障礙。10月初發佈的「澳門精神健康調查 2024」調查結果中指出,受訪者中,憂鬱症和焦慮症中至高度的風險分別達到 27%和 19%,34歲以下青年群組受訪者的風險更加比34歲以上高,提醒:「本澳青年的精神健康」尤其值得關注。
精神健康是世界上公共衛生關注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於2023年3月31日發佈的資訊中指出,據估計有3.8%的人口患有憂鬱症,其中包括5%的成年人(男性為4%,女性為6%),以及5.7%的60歲以上的成年人。世界上大約有2.8億人患有憂鬱症。憂鬱症在女性的發生率比男性高50%左右。在世界範圍內,超過10%的孕婦和剛分娩的婦女患有憂鬱症,每年有70多萬人自殺身亡,自殺是15-29歲族群的第四大死因。另單是2019年,近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包括全球14%的青少年在內。自殺佔死亡人數的1/100以上,58%的自殺發生在50歲之前。
心理及精神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了全球關注的問題,慢性的心理及精神健康問題,有機會演變成自殺,所以,各國和各個地區、不同的層面都對心理及精神健康問題日漸重視。根據衛生局澳門自殺死亡監測結果顯示,本澳2024年第二季錄得9男13女共22宗自殺死亡個案,年齡介乎12至76歲;自殺死亡個案數與上季相同,較2023年同期減少2宗。今季22宗個案中澳門居民有19宗(佔86.4%),非本澳居民有3宗(佔13.6%)。根據資料分析,本季自殺死亡的原因主要與精神病、賭博或財政問題有關。今年上半年的本澳的心理及精神健康問題雖然與去年持平,不過,10月初發佈的「澳門精神健康調查 2024」調查結果中指出的情況,為本澳亮起了紅燈。
港澳心理衞生會與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於今年4至7月進行了「澳門精神健康調查2024」,並於10月5日發佈該調查結果。該調查中的1500名受訪者,憂鬱症和焦慮症中至高度的風險分別達到 27%和 19%,年輕群組(18至24歲)及34歲以上受訪者的中至高度憂鬱症比例高出19%,焦慮方面,年輕群組高出約1成。本澳受訪年輕群組的憂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不低,正正反映出相關群體在心理及精神健康上存在潛在問題,需要及早作出關注和做好預防工作。
發佈該調查結果當日,獲港澳心理衞生會常務理事程志剛、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林德明教授及精神科專科醫生何志榮就調查結果和精神健康服務作出建議。其中,林德明表示,年輕群組的精神健康風險高於年長者情況值得關注,因他們正處於人生中關鍵的成長階段,面對的心理健康挑戰不容忽視,故建議年青人應成為精神健康促進的重點目標群體。並建議對澳門精神健康狀況的持續調查納入定期人口健康評估,以便更有效地應對公共衛生挑戰。
加強關注青年精神健康
程志剛也指出,精神健康是世界上公共衛生關注問題,對患者的健康、家庭和各地政府都有影響;疫後經濟發展和復甦步伐的發展,不少人情緒未有回落至正常情況 ,導致心理上存在憂慮和焦慮 。而在「澳門精神健康調查 2024」調查結果中,年輕受訪者的精神健康問題較年長者為高,顯示出青年心理健康狀況的嚴峻性。因此,需要針對年青群組推出配合的服務方式尤為重要。他建議在政府《健康澳門藍圖》的框架下,以「預防優先」為目標,針對年輕人設計適合的服務,例如網上輔導和自學課程,而利用科技推廣精神健康也是提升青年對心理健康認識的有效方式。例如,設立 VR 情緒體驗館和精神健康資源站,能夠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情緒管理和心理健康知識,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以及建議在配合《健康澳門藍圖》下,在大專院校及中小學的課程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和鼓勵學校參考鄰近地區的成功經驗,打造「優質精神健康校園」,使在學青少年能在良好的環境中提升精神健康。
加強全民精神健康教育
受訪者中超過一半人士在情緒困擾時無意向專業人士求助,親友成為守護精神健康的「第一防線」,但程志剛指出,不是每名市民都有專業知識,分辨出普通的「唔開心」及抑鬱症,故此,他建議政府推動社工、社會服務團體員工參加「精神健康急救課程」,同時加強社會對精神健康的了解, 讓居民、社工、社會服務團體員工能更好地應對自身和身邊人士的情緒困擾,提供及時和有效的支持。
何志榮則指,衛生局已經為本澳的精神健康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建立了四級聯防基制,四環緊扣,讓有需要的人士可以獲得相對的專科服務和所需要的治療,達至提升居民的精神健康的目標。他又指出情緒病在方向正朝﹕如何幫助患者更健康上的方向發展,不再只是停留在狹窄的治療,還透過其他診療、改變疾病成因,幫助患者獲得更健康的治療服務。而根據澳門過去15年的數據,澳門在精神健康方面的病發率的不屬於高風險,但由於澳門人口小,保護因子比鄰近地區更大,故此,更加需要留意有關情況,留意數據的變化,作好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