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736號
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完善夜間醫緩解濫用救護車服務
2024-07-26
【特稿】消防局指出,今年上半年,救護車出勤次數約為23207宗,同比上升 2294宗,升幅約有 1成,並指出,出勤次數的上升主因是發燒、暈眩、頭痛等輕微不適個案增加,以及呼籲市民切勿濫用救護車服務。電視公益廣告都有作出「切勿濫用救護車服務」的呼籲,暈眩無法自行前往醫院可以理解,其他輕微不適若然也濫用救護車服務,最終只會加重救護車服務的壓力,令真正有急切需要的病人無法得到及時的救護服務。筆者認為,除了繼續加強公眾教育,或可研究如何完善夜間醫療服務,讓居民可以原區就醫。
2023年全年消防局的救護車出勤宗數為43059宗,較2022年下降了5722宗,降幅為11.73%,下降原因經分析認為是由於2023年社會已復常,救護車運送服務比2022年有明顯下降所致,整體救護個案主要為頭暈、呼吸困難、腹痛、發燒、心悸等。消防局經常呼籲居民,切勿濫用救護車服務,但是似乎仍然存在有濫用的情況存在,今年上半年,救護車同期出勤次數約為23207宗,同比上升 2294宗,升幅約有 1成,而整體救護個案主要仍為頭暈、腹痛、發燒、心悸、嘔吐等,合共12795宗,佔救護車出勤總數的55.13%。在主要個案分類統計中可以看到,有部份個案,其實並非屬於病況緊急而需要召喚救護車送院,例如腹痛、嘔吐,為何使用者仍然會召喚救護車?相信當中除了行動不便、難以自行前往等問題外,或多或少與交通有關,在並非每家每戶都有私家車的情況之下,要運送或陪同患病的家人、親友前往醫院,最快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只有的士,偏偏,在澳門長年存在打的難問題,即使提早預約的士都未必百分百到時能有的士應約,若是緊急情況只能看運氣,有部份區份,尤其舊區,不論日、夜都難有空車的士駛入,在緊急情況下,即使他們明知病情未必屬於緊急,但出於無法自行前往的情況下,只能被逼上梁山--「叫白車」,以這種最快的方式將家人、親友送往醫院。
今年5月時,衛生局指,衛生局轄下的急診建立了分級分流診治制度和三級預警機制,以及及時調動醫院各專科和衛生中心人力資源作出支援,讓成人急診全天平均等候時間維持在1小時左右,等候時間超過2小時的比例也從過往超過兩成,降低到現時約一成,相比鄰埠公立醫院輪候時間,澳門算是快。站在病患者角度,當然是希望越方便、越快越好,除了研究如何進一步優化流程和縮短病人候診時間外,可以研究如何鼓勵民間醫療機構,如綜合型的醫療中心開設夜間門診、24小時服務,方便部份病人原區就醫,尤其考慮研究於北區、內港一帶,開設民間24小時門、急診服務,也可以研究部份具條件的衛生中心,開設夜間急診服務,分流較輕病症的病人,若有需要再分流轉介到醫院。另外,在交通配套上,可以考慮開設夜間前往醫院的巴士線路。當居民可以在較近的距離就診,或透過公交往醫院睇急診,相信可以有助解決居民因為無法有公交前往醫院而叫白車的情況,也有助分流醫院急診的壓力。
日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