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620號
2024年03月12日
星期二
從兩會八個高頻詞看中國
2024-03-12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張素)2024年中國全國兩會11日完成各項議程落下帷幕。八個高頻詞,向外界傳遞中國政經動向。 新質生產力: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質生產力位於今年十大工作任務首位。代表委員高度關注如何加快發展形成新質生產力。
明確主攻方向、把握實踐要求、打通堵點卡點……會場“新”聲音不斷湧現。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委員說,要加快形成有利於新質生產力大發展的體制機制。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代表說,要以舉國體制推動“卡脖子”技術突破,使更多領域從跟跑轉為並跑、領跑。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是中國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釋放創新動能的信號。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代表說,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將從根本上重塑產業全球競爭力,要瞄準通用人工智能短板制定規劃。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委員說,要讓算力落地,讓技術進步更好惠及百姓。
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國擬從今年開始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相關部門正抓緊制定形成具體行動方案。
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有助於提振信心。遼寧省財政廳廳長姜小林代表說,從去年增發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國債到今年擬發超長期特別國債,體現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將更好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循環。
民營經濟:一系列政策落地見效,持續激發民營經濟活力。齊向東調研發現,民營經濟發展趨勢總體向好,但有一些民營企業在調整結構、轉型昇級、技術創新等方面遇到難題。
多位經濟部門“一把手”兩會期間表態加大民企政策支持力度,提出將“最大力度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參加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健全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政策體系和長效機制”等。中國已啟動民營經濟促進法起草,將利好民營經濟。
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今年的一項重點。兩會期間,中方宣佈將對瑞士等6國試行免簽政策,增進人員往來,密切中外合作。
從辦好進博會等重大展會,到加大吸引外資力度;從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到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舉措對推進國際經濟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
公平正義:反映司法機關維護公平正義的履職擔當,“兩高”報告均提到正當防衛制度適用進展,用數據和案例闡明“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人們期待更全面更高層次的公平正義,全面依法治國向縱深推進也有了相應部署。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說,今後一年立法計劃包括編纂生態環境法典、制定社會救助法等。
文旅熱: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4.74億人次,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逾6300億元。三亞的浪花、泉州的簪花、上海的“繁花”、“爾濱”的雪花……面對文旅熱,代表委員也就文旅產業如何避免“曇花一現”開展審議討論。
哈爾濱市市長張起翔代表說,要推動旅遊全季繁榮。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委員說,要健全交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完善市場主體培育和商業環境。
融合發展:經過多年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車暢人興財旺”。各界期待大灣區融合提速,代表委員積極發聲。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李慧瓊代表建議,推出大灣區城市間“一簽多行”“一周多行”旅遊簽。全國青聯副主席羅奕龍委員看好大灣區教育、醫療等融合潛力。
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從偏重經濟往來逐漸向社會、文化等各領域深化。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代表說,大陸方面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頂層制度設計已較為完備,下一步關鍵在細化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