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多項重磅利好落地
熱點城市迎『認房不認貸』時代
2023-08-26
【中新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龐無忌)25日,中國房地產市場迎來多項重磅利好政策。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公佈,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
通知明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業內專家認為,這意味著中國熱點城市將迎來“認房不認貸”時代。
什麼是“認房不用認貸”?
“認房”或“認貸”是銀行在發放住房按揭貸款時認定是否是首套房的參考標準。“認房”是指銀行參考擬購房家庭在當地實際擁有的住房套數;“認貸”是指銀行根據擬購房家庭在全國範圍內是否有過住房貸款記錄,來確定是否為首套房。
其中最為嚴格的認定標準就是“認房又認貸”。它意味著如果有過購房貸款記錄,再購房時即使名下無房或貸款已還清,也會被認定為二套房。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房貸利率以及相關稅費均明顯高於首套房。
據貝殼研究院測算,在北京,一套6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改善性住房(非普通住宅),在“認房不認貸”的情形下,首付比例40%,而在“認房又認貸”的情形下,首付比例翻倍為80%,首付額度多出260萬元。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表示,目前一線城市及廈門、成都、合肥等約20個熱點城市實行“認房又認貸”的政策。
為何調整“認房又認貸”?
業內專家認為,“認房又認貸”政策抑制購房需求,特別是換房群體的改善性住房需求。貝殼研究院指出,例如:北京在2011年和2017年兩次啟動“認房又認貸”之後,二手住宅成交均價均經歷了約1年的下跌期,且房價累計跌幅均達到15個百分點。
此外,北方部分城市如天津、濟南等近年來房價持續低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在市場熱度偏低階段執行“認房又認貸”,過度抑制了市場需求。
在2010年以來的兩輪樓市調控周期中,“認房又認貸”被視為抑制需求、給樓市降溫的重要政策工具,但眼下市場形勢和預期已經發生變化。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適應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優化首套房“認房又認貸”政策為“認房不認貸”,對於外地有過貸款記錄、本地無房以及“賣一買一”的置換需求來說,首付比例及貸款利率將有明顯下降,同時房地產相關稅費也有望按首套執行,此政策在降低家庭購房門檻的同時,也降低了購房成本,有利於需求釋放。
哪些城市可能落地?
需要看到,三部門強調:“此項政策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這也意味著“認房不用認貸”是否執行、什麼時候執行,由城市自行決定。城市地方政府若要執行該政策,需與當地人民銀行磋商,而且會綜合評估當地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和風險。
陳文靜表示,此番新政為核心城市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打開了空間,預計多數二線城市將較快跟進落地。一線城市同樣存在政策落地預期。由於一線城市房屋總價高且首套房與二套房首付比例差距較大,若政策跟進執行,預計將對市場產生較為明顯的帶動。
多項政策同日落地
當日,“認房不用認貸”政策之外,官方還將“換房退個稅”的優惠延長至2025年底。同日,相關部門還宣佈延續實施支持公租房建設和運營的稅收優惠政策等。
專家認為,多部委接連釋放政策利好,為市場注入信心,有助於穩定各方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