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只可以現金支付嗎?

通關逾半年香港電子支付仍待與時並進

2023-08-09

【香港中通社8月8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崔靜雯)“請問可以微信或支付寶支付嗎?”“打車只可以現金支付嗎?”正值暑假,訪港遊客達到高峰,在景點經常聽到遊客的疑問。東方之珠景點多、交通發達,但電子支付仍未普及,還需努力。

4個月前,通關後內地的首個五一黃金周,尖沙咀天星碼頭人山人海,大批遊客排隊乘坐天星小輪遊維多利亞港,眾人手持現金,爭相於自助購票機買船票。

暑假期間,這一景象又再重現。沒有購買八達通的遊客,只能在一條獨立的隊伍中等待,看著旁邊的八達通通道暢通無阻。週末下午時分,隊伍從碼頭排到了馬路邊,半小時過去,遊客仍未能上船。

隨著科技的日益演變,香港的地鐵、巴士、便利店,都已經能接受內地的電子支付方式,很多遊客對此變化大贊。但天星小輪、的士等還未能跟上步伐,也讓遊客體驗感大減分。

據特區政府旅遊發展局的數據顯示,今年首6個月訪港旅客錄得約1300萬人次,當中約1000萬為內地旅客,可見內地旅客仍是香港旅遊業的龐大市場。

近年來,內地電子支付發展成熟,無論用餐、乘搭交通工具或其他大小金額交易,均可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出門手機在手即可,相比香港不少場所還是只接受現金。

長此以往,會否影響旅客的體驗感?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告訴中通社記者,業界經常鼓勵社會多用電子支付,也希望特區政府能在電子支付方面作出更多協調,由於涉及船公司運營,需要特區政府遊說船公司改善付款的設備。“天星小輪不只是公共交通工具,還是一個旅遊業務,若能在支付方法方面增加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一定能夠更好為旅客服務。”

香港電子支付技術曾一度領先全球,八達通在1997年推出後,一直被其他國家或地區參考,但此後則未有其他發展,還缺少轉賬等功能,相比內地的電子支付顯得落後些許。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對中通社記者分析,特區政府發出很多牌照開通電子錢包,香港市場目前有逾十個電子錢包,惟缺少網絡效應,不能互通,導致難以流行。“內地十幾億人口只有兩個主要的支付錢包,香港這麼小的市場卻有十幾個。”

針對交通工具增加安裝電子支付工具,莊太量認為還是缺少誘因。“商戶安裝後,可能會多一些人使用,而交通工具未必會因為安裝電子支付工具後,吸引更多人乘坐,甚至還增加成本。”他以的士為例指出,的士司機是自由工作者,租用汽車維生,除正常收入外,還有小費收入,若安裝電子支付工具後,收入則變成“實價”,變相少了小費收入。

實際上,內地的支付平台,也在為跨境支付做出不少探索,例如港人北上亦可使用港幣版本的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換位思考,若香港八達通等較普及的支付系統,能接入微信或支付寶,也算是雙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