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313號
2023年03月14日
星期二
美三天兩銀行倒閉 學者:可能引發全球經濟波動
2023-03-14
【香港中通社3月13日電】(記者 王豐鈴)美國三天之內爆出史上第二、第三大銀行倒閉案。10日,總部位於加州的硅谷銀行(SVB)突然宣布倒閉。12日,總部位於紐約的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又宣布關閉。市場擔心美國會否掀起銀行倒閉潮,繼而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受訪學者認為,美國銀行崩潰帶來的問題是,美聯儲會否繼續加息抑制通脹?這次危機可能帶來全球通貨膨脹新時代,世界經濟的波動,可能遠遠大於過去40年間。
簽名銀行是一家與加密貨幣行業相關的大型貸款機構,資產規模為1180億美元,有九條全國性業務線,包括商業房地產和數字資產銀行。硅谷銀行是美國第16大銀行,擁有資產逾2000億美元,儲戶主要是科技產業從業者和風險資本支持的公司。在兩家銀行出事後,美國首三大銀行倒閉事件分別為:2008年倒閉的華盛頓互助銀行(Washington Mutual),出事時資產規模為3070億元;第二大為硅谷銀行,資產規模為2090億美元;第三大為簽名銀行,資產規模為1180億美元。
硅谷銀行宣布倒閉後,美國出現了銀行擠兌潮,據美媒報道,截至11日,美國各銀行的市值已蒸發1000多億美元,“從倫敦到新加坡”,硅谷銀行倒閉的影響開始蔓延到世界各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1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指出,硅谷銀行倒閉的根源在於,疫情三年間,美國國會兩黨、政府、民眾達成一致意見,採取超大規模財政金融刺激措施,塑造不會產生通脹的神話。企業、銀行和民眾有錢後存放銀行,曾令硅谷銀行在2020和2021年兩年間存款增長率激增,但到了2022年趨勢逆轉,通脹高企,美聯儲激進加息,美國各界來不及調整資產負債狀況,加上硅谷銀行自身買賣國債的誤操作,很多敏感的風投創投開始擠兌,引發了硅谷銀行的流動性困難。“刺激太大,加息太快,一些中小銀行倒下是必然的。非經濟因素幹擾很大,若論責任,無論是美國財政部還是白宮,抑或兩會議員都有責任。”
全球金融市場緊盯美國政府態度。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12日在聯合聲明中表示,關閉簽名銀行是為防止銀行業危機蔓延。美國總統拜登同日發布緊急聲明,稱財政部和他的經濟顧問會解決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的失敗問題,呼籲美國民眾和企業放心,可以取回銀行的存款。並將追究爆雷的“幕後黑手”。美國財長耶倫則表態,政府不會考慮對硅谷銀行大規模救助。
張燕生分析指,從聯合聲明來看,美國政府會以存款保險基金為支持,對硅谷銀行儲戶存款全部兜底,給了一顆定心丸,但核心問題是,硅谷銀行僅有10%的個人儲戶有保險,90%沒有得到保險的企業儲戶,將通過對銀行進行特別評估來彌補,評估辦法明細尚未出台,能否真正兜底還是未知數。聲明中還稱,任何損失都不會由納稅人承擔,但事實上,救助就會使用納稅人的錢。
硅谷銀行突然崩潰令全球震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正密切關注硅谷銀行倒閉的事態發展和對金融穩定的潛在影響。隨著12日簽名銀行倒閉,市場擔憂還有幾家美國小型銀行可能受波及。不少投資者擔心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捲土重來。
張燕生認為,硅谷銀行倒閉不會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他解釋,硅谷銀行在金融業是特例而非通例,是為科技初創企業進行全周期金融服務的銀行,影響的主要是中小企業銀行。2008年次貸危機由金融泡沫和房地產泡沫導致,源於美國不接受衰退。而這一次是由反通脹加息導致,是美國對方方面面的資產負債的調整所產生的流動性危機,兩者性質不同。
張燕生續指,另外,2008年之所以沒有超級量化寬鬆,沒有帶來通脹,是因為當時中美尚能合作,G20可以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方面發揮作用,讓美國“日子好過一點”。但當前已不是全球化時代,美國動不動打壓中國和其他國家,美國發生問題,也只能各自為政。
“硅谷銀行崩潰帶來的問題是,美聯儲還要不要加息,要不要摁住通脹?因而,這次將帶來全球通貨膨脹的新時代,世界經濟的波動,可能遠遠大於過去40年間。它的危機可能不一定是金融危機,可能是經濟危機,各種各樣的危機。2008年是全球化時代的結束,2023年則是全球通縮時代的結束。”張燕生對香港中通社記者直言。
美國銀行倒閉對中國有何影響?張燕生認為,直接影響有限,盡管在全球數字經濟的投資基金領域,中國與美國聯動緊密,不過,硅谷銀行主要影響中小企業銀行,中國不存在太多類似問題。且美中“科技戰”打得火熱,風投創投早已開始縮水,無非是增加一個不確定性的考慮。反而美聯儲會否更多顧及金融穩定而減緩加息,還是繼續反通脹加息,美國宏觀政策的取向將對中國產生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