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3258號
2023年01月05日
星期四
新青協組青年探討職教發展
倡增認證途徑消除大眾誤解
2023-01-05
【特訊】隨著《非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制度》於去年九月生效,職技教育認受性和發展前景掀起社會關注,新青協早前組織近二十名青年舉行「青年友計傾」,以「一技在手」為主題,邀請到動畫及多媒體設計導師李達潮、新青協副理事長陳浩楠以及新青協升學就業委員會副主任鄺子筠一同探討本澳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現況。
職業技術教育在本澳已有逾百年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振興學會於一八七八年開辦的「商業學校」,設有商科、會計、打字等課程,但因應社會發展,不少學校都轉型作正規教育,加上社會風氣改變,在升學取向上,職技教育較不受重視,現時職教學生人數約為一千人。鄺子筠認為,現時社會對職技教育普遍存有誤解,認為只有成績不佳、無意升讀高等教育的學生才會修讀職技教育,當局若要進一步推廣職技教育,必須先掃除大眾對職技的誤解。
與會者普遍對職技教育存在憂慮,不少人有興趣學習相關技能,又擔心職技課程影響升學,平衡父母與自身對生涯規劃的意見亦成為當中難點。李達潮以實際任教經驗指出,許多人誤以為就讀職中或修讀職技課程就等於不上大學,實則不然,除了中、英、數等主要科目外,職中裡還有不少職業先導的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在大學前先了解自己對相關行業及技能的興趣,及早探索自己職業方向,反倒能為其升讀大學或指定科系加分。
他介紹,現時政府加大力度推廣職業技術教育,與各非高等教育學校合作,推出一系列職業導向的體驗班、興趣班供學生修讀,更在石排灣開設一所職業技術教育活動中心,用作上課、體驗場地。現時職中亦加強與本地企業間的聯繫,由相關行業協會為學生頒發課程證書,具市場認可。他認為日後正規教育加插職業技術課程將會是發展勢態,讓學生在非高等教育中探索職業技能,降低試錯成本。
有與會者表示,自己曾就讀職中或修讀印刷等職技課程,但由於澳門相關行業出路較窄,因此轉向金融、工程等領域發展,又指澳門與外國不同,專業技術行業的工資未必有明顯優勢,政府要加推職技教育,必須提出具說服力的宣導。陳浩楠以師範教育為例,由於政府設有特別獎學金,加上福利待遇優厚,導致不少人選擇就讀師範教育,但也造成行業飽和的現象。他建議加強職中、職技課程與大學、企業間的連結,如參考推行雙軌制的德國,貼近產業,縮短學用落差,增加更多認證途徑,讓社會對職技教育抱有更大信心。